今天(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近年来,全社会积极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氛围和环境,2023年,中国残联印发方案,在全国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一起去看看各地探索实践情况。
01
陪伴脊髓损伤患者17年的“希望之家”
在四川德阳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学习室里,主治中医师汪玲正在给“脊髓损伤自助互助小组”的成员们做培训。
像这样为脊髓损伤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和生活指导,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绵竹市人民医院就成立了“脊髓损伤自助互助小组”,成员由医护人员与地震中脊髓损伤的患者共同组成,最初是为了帮助这些幸存者尽快走出阴霾,重拾自信。如今,成员已扩展到因交通事故、疾病等致残的各类残障人士。
家住绵竹市麓棠镇麓棠村的朱丛义,因为一次意外导致脊髓损伤双下肢瘫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一度陷入绝望。在了解到朱丛义的情况后,小组成员不仅上门家访给予专业医疗建议,还轮番为他疏导心理。
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 吴丹:通过我们系统的培训模式,来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出行能力,目前我们小组里面已经有7位伤员找到了工作。
02
“光明之家”让视障人士找到心灵港湾
我国有超过1700万视障人士,在宁夏,有一个视障人士的“光明之家”,他们在这里康复、学习,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在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光明之家”,老师正在为视障人士讲解如何操作常用软件。
2020年起,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开设了“光明之家”中途失明者康复训练项目。通过通识课程和实践训练,帮助视障人士学习操作手机、使用盲杖、读写盲文等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前来接受康复的中途失明者张丽萍告诉记者,失去光明前她很喜欢在朋友圈记录自己的生活,但失明后,她的朋友圈停更了很久。如今,通过在“光明之家”的学习,她又开始重新更新朋友圈,也开始愿意走出家门,拥抱世界。
为了让更多像张丽萍一样的中途失明者能够了解“光明之家”,走进“光明之家”,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还和多所医院建立了转介机制,让视障人士第一时间了解康复信息,并安排专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中途失明者进行康复。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柴丹枫 付博文 四川台 德阳台)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25.html全国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 多地亮创新答卷
相关文章:
全球首个5G-A智慧露天矿落地:超百辆无人卡车24小时生产05-17
奋斗的励志语录46条04-03
形容孤独的句子03-19
二月二龙抬头的贺语02-26
青春的经典名言09-13
变压器销售工作总结08-12
团员个人年度总结08-24
最新学校财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5篇)08-09
消防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八篇)08-09
员工入职保密协议08-31
办信用卡的工作证明08-24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07-20
《名数的改写》数学教案12-17
常见农业的谚语12-17
高二寒衣节祭祖的传说作文11-09
形容人声音的词语好句10-12
专科女生热门专业文科 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文科专科就业率最高的专业?12-11
重庆高考最高分(重庆市高考分数线)09-13
《出师表》语文教学反思03-10
小班安全滑滑梯教案09-23
开展作风纪律教育范文8篇08-15
初三英语教学总结07-26
元宵节灯谜及答案简单02-19
蛇的歇后语09-27
幼儿园安全事故应急预案01-30
感恩节手抄报内容11-26
防盗防抢应急预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