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8-15 14:02:15 123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52-02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引言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道路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现代运输体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国家日益重视交通特种材料的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组织开展了多项技术难题的科技攻关和研究团队建设,在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所要求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和创新体制,限制了广大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交通材料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作为工程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工科研究生创新与实践素质的水平不仅制约着工科科学与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还决定着工程实践的开展乃至工业化进程的推M。同时,作为一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成熟模式很少。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教育与建设的需要,本论文结合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提出合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案,并根据长安大学材料学院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推进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二、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首先从当代公路交通建设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性出发,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形式,依赖创新学、材料学理论,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同时调查分析目前我省各高校道路交通领域研究生的创造能力表现,采用对比分析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在创新力上存在的差距,查找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国外的差异,从中研究分析研究生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教学机理,制定适合我校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教学机理,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广和系统设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三、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行实践教学发展现状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首先,在全国分别选取5所不同类型的兄弟院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分析,依照工科研究生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内在结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机理以及其三要素驱动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我国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发展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依照设计出的评价指标体系、遵循量表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素质发展现状量表,并选取研究样本进行测量。再次,依托测量数据,从整体视角和分类视角对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总体把握。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四、实践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和系统设计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结合我校传统专业特色与教学经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接近交通运输、土木建筑等工程实际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实验教学项目与教学大纲,实行因材施教。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为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沟通与有机结合,联合领域内具有优质资源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联合培养基地,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研发型、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平台。其中,“长安大学―青海交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已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成为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如图1所示)。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并且,已建立严格的校外实践管理细则。将负责人听课制度,以任课教师考勤为基础、负责人听课为辅助、管理部门不定期抽查为重点、学生评课为补充的方式,构建考勤、听课、查课、评课四位一体的教学检查制度。要将教学检查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及中期考核等环节挂钩、与教师考核评价挂钩,督促学生与任课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按照学校及设站单位制定的文件要求加强研究生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工作,严格工作纪律,对未通过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者,提出学业预警,给予延期开题、补修、延期毕业等相应处理,不允许其进入研究生培养的下一阶段。研究生院组织工作人员对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审核预警制度的执行情况。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重复率检测力度,对重复率超过15%的,研究生院将通报导师、约谈学生并要求限期整改。还将进一步加大学位论文盲审比例,尤其加大未参加盲审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力度。校外研究生培养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加快科技转化,还将大幅提升我国交通领域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创新性综合素质,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软件建设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根据材料学院实验室建设现状,制定或修订《高等院校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管理条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规程》、《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开放管理条例》等管理文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人员考核、培训办法;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基本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制度等。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六、Y语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通过研究与国际交通建设发展水平实质对等的、基于工程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的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探索了新途径。本文提出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与要求,为我校高等教育发展到新阶段一切以学生为本、注重专业内涵建设、重视质量提升提供了新思路。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参考文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王伟,王殿君,申爱明,林顺英,陈亚,代峰燕.基于CDIO人才培养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2):136-138.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王振军,李辉,俞鹏飞,陈华鑫.材料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J].教育教学论坛,2016,(9):48-50.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闫绍峰,廖国进,曾红,王宏祥.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23-226.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4]王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T大学为个案[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5]穆晓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is the key content of innovation and quality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 As a combination major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there is very few mature model in the aspect of practice teaching f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feature of Chang'an University and the need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for graduate student majoring in roa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lso,the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system design for graduate student majoring in roa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as improved.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世界范围内的学术表现与影响分析从宏观看世界材料学科的整体学术表现与影响。利用ESI数据库(20()l年1月一2011年2月)10年的论文数据分析结果川,对Esl中材料科学进人世界前1%的81个国家或地区的论文被引用量进行排序,在材料科学领域,无论是学术成果产出量指标,即论文的收录数量,还是其学术影响力指标,即被引用量或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美国无疑都是领先的,尤其是论文的被引用量达811558次,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表明了美国在该领域学术表现和影响的霸主地位。中国大陆近年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发展较快,图1给出了亚洲6个国家和地区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大陆近ro年学术论文数量增长迅速,表1数据显示,其论文总量已经达到84,590篇,位居世界第一;论文被引用量是除美国之外唯一超过40万次的国家,达到了411636次,排名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较1998一2008年fl年间的被引用次数255557次增加了152779次[,〕。说明中国大陆近年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有明显提高,已具有相当的研究实力和影响。但从表1也可看出,尽管中国大陆的论文总数比美国多17181篇,但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却比美国少近40万次,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也只有4.87次,在8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51名,相对靠后。说明中国大陆该学科论文的学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术成果影响尚显不足,这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德国、英国、法国该学科论文的收录数量、被引用量排名都在世界前十名之内,篇均被引用次数都大于8次,说明德、法、英三国在材料学科的研究水平也是世界领先且学术影响较大。西班牙、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4国在材料科学领域论文的收录数量、被引用量排名均稳定在ro一巧名之间,篇均被引用次数在7次以上,其材料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影响也相当引人注目。荷兰虽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论文数量不算多,只有4840篇,与中国发表的84590篇相差较大,但论文的被引量却达到61634次。篇均被引量为12.73次,说明该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高,具有相当大的学术影响力。亚洲有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印度、新加坡6个国家和地区在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被引用量进人了世界前巧名,说明亚洲近十年在世界的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相当活跃。从亚洲这6个国家和地区进人ESI数据库的22个学科(仅新加坡是21个学科)的学术论文被引用量排名看,材料学科的论文被引用量在中国大陆、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均排在第4位,日本排在第6位,新加坡排在第5位,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地位。从图2也可看出,这6个国家和地区的篇均被引用次数均在持续提高,尤其是新加坡的5259篇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为ro.69次,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10,亚洲第一。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亚洲地区领先高校的学科学术表现与影响分析ESI中2001.1一ZOn.2数据显示,全球共有627个机构进人了材料科学学科世界前1%,排第一的是中国科学院,其论文数量为14019篇,被引用次数为104104次,表现突出。高校的表现也相当不凡,有20所亚洲高校进人了该领域世界排名前50名,这20所高校分布在上述亚洲的6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有5所高校,这5所高校也是英国《泰晤士报》最新的“2011亚洲大学排行榜”排名前20的著名大学。表2数据显示东京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的论文被引用量都超过2万次,其ESI世界机构排名分别为3、13、22、24,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均超过7.0次(见图3),显示了日本高校在亚洲地区材料科学领域的学术领先地位。中国大陆有5所高校进人世界材料科学领域前50名。其中,清华大学论文被引用量为31698次,世界机构排名第9,高被引论文为59篇,比例为1.巧%,在亚洲该领域学术表现较好。从表2看出,新加坡和韩国各有2所大学进人世界材料科学领域的前50名,而且也是英国《泰晤士报》最新的“20H亚洲大学排行榜”排名前20的著名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有99篇之多,高被引论文比例达4,29%。国立首尔大学的高被引论文为55篇,仅次于中国大陆的清华大学,居亚洲高校高被引论文排名第3。2220进人前50名的亚洲高校篇均被引次数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这些高校中只有新加坡国立大学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达到13.75次,超过了按被引用量排名的世界前50个机构的平均数值12.01,其余高校的篇均被引次数都小于均值。说明亚洲高校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相对影响力与世界先进的研究机构还有一定的差距,尚有提升空间。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的学术表现与影响分析中国大陆地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近年比较活跃,尤其是开展该学科教研的高校多,学校规模大,故数量是世界最多的,被引用量也在逐年提高。至2011年5月ESI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有45所高校进人了材料科学领域世界前1%的行列。表3是我国国内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的16所高校的相关数据。多,排名全部在世界的前80名,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进入世界的前ro名,有10所高校世界排名在10至50名之间,50一80名有4所高校。从论文的被引用量看,清华大学有31698次,世界排名第9;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被引用量也突破了1.5万次,进人了世界该学科领域的前50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被引用量上升较快,突破了1万次,世界排名第53;其余学校的被引用量均大于3仪叉〕次,排名在291名以内,在进人材料科学领域全球前1%的627个机构中排名相对较好。但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的总体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偏低,除清华达到59篇以外,其余高校的高被引论文数都低于20篇,且多数高校低于ro篇,甚至个别学校没有高被引论文,整体明显低于表2中所列的日本、韩国、新加坡高校的数量,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高校也有一定的差距。论文的篇均被引用次数也不乐观,清华大学最高只有6.18次,少的高校只有2.04次,ESI排名均在450名之后,平均篇均被引用次数为3.87次,比起表2亚洲20所高校的篇均被引用次数的平均值8.05相差甚多。说明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的材料与工程学科虽然发展较快,但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还巫待提高。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扩大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建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近年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持续上升,论文的被引用量也稳步提高,进人该学科世界前l%的高校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说明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在该学科的研究相当活跃,实力日渐增强,受关注程度逐步提高。但上述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在材料科学领域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与世界、亚洲其他高校相比数量较少,篇均被引用次数也巫待提高。如何进一步扩大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影响力?基于文献的分析与利用做如下建议:(l)重视对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的学习,提升学科研究的学术品质。学术表现与影响归根结底在于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才可能产生高品质的论文,高品质的论文才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和学习,带来相应的学术影响。材料科学领域世界领先的国家很多,因此,应多利用各种国内外的文献信息资源了解该领域的世界前沿动态。目前国内已经引进了大量国外学术资源,如2010年高校通过DRAA(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订购的国外电子期刊数据库就有54个,文摘索引类数据库16个,事实和数字型数据库9个。高校各馆收藏的外文纸本期刊和电子期刊有11.2万种,论文6331万篇[‘],许多国外电子期刊的网络出版与纸质期刊发行同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由于国内外地区限制造成的信息不对等的状况,使高校的研究人员可以及时、便捷地利用丰富的国外学术资源。加强国外学术资源的宣传与利用,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沟通、学习和了解学术研究动向、探寻与国外同行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有效途径。有效地学习与利用国外学术资源,将会促进高校学术论文品质的提升。以美国物理联合会AIP数据库电子期刊的利用与其收到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论文投稿和发表情况为例〔’1,2006一20ro年间中国大陆高校对AIP电子期刊的全文使用量持续上涨,到2010年达到1734977篇,较2006年上涨1.8倍。随着使用量的增加,AIP的各种期刊收到来自中国大陆的投稿也逐渐增多,论文的被认可度也逐渐提高。2006年在AIP所有期刊上发表的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论文只占世界各国总量的6.8%,至2010年在AIP所有期刊上发表的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占世界各国所发论文的比例上升到12.8%,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比例增加了88%。说明有效利用国外学术资源,有利于开拓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路,对提高学术水平、创作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扩大学术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是有一定作用的。(2)倡导学术论文的数字出版与开放获取,拓宽学术成果的传播途径。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期刊采用数字出版平台,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读者随时阅读,有效地拓宽了学术论文的传播范围,提高了论文的使用数量,扩大了学术影响。目前许多期刊都提供数字化的网络出版服务。表4是来自ESI和JCR自2001年l月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全球材料科学领域各种期刊按被引用量排前ro名的期刊数据!“1。从表4可以看出论文被引用量高的期刊均提供电子期刊的网络全文下载利用。为了扩大期刊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全文开放存取(OpenAccess,OA)模式提供利用。期刊的开放存取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免费利用,有利于学术资源的交流、传播与共享,对扩大期刊的影响极为有利,尤其在一些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受欢迎。清华大学近年出版的《Nan。Research》(纳米研究)期刊,不仅和国际著名学术出版公司Springer联合提供电子期刊的网络出版,同时还提供OA模式的访问利用,为全球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期刊2008年刚刚创刊,2009年的影响因子即达到4.37,其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一本期刊。开放的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化传播对该刊扩大学术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加强学科交流与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运作,扩大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学术研究要跻身于世界前列,扩大学术交流与成果的影响,必须突破中文制约,才能把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向国际出版,引起更多国外同行的关注和利用。目前国内进人SCI材料科学领域的17种期刊中仍有5种是仅以中文出版的,这不仅会限制许多国外同行了解利用这些期刊的学术成果,同时制约了国际优秀论文在这些期刊上的发表。其次是要吸收世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上文提到的《Nan。Research》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纳米研究领域高质量、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性文章,得到很多世界纳米研究领域顶级科学家的支持,作者中有很多世界级高水平的科学家。该刊刊登过纳米研究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撰写的具有权威性、全面性的评论文章,也发表了来自一流科研机构的原创性的科研论文。该刊大部分文章来自世界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如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v],形成较好的国际影响,2010年的影响因子迅速上升至5.071。期刊的国际化运作也至关重要。《Nan。Research》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戴宏杰教授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任主编,副主编为清华大学教授李亚栋和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彭笑刚,期刊编委会成员均为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韩国、荷兰、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著名科学家[s]。该刊采取由国际一流专家进行评审,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SPringe:联合发行的国际化模式运作。这个期刊所有的编委均为世界纳米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这种国际化的运作模式也使得该刊所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学生就业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80-02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贵州省是航天航空产品生产研发基地集中地区。近年来,随着先进制造业引进涌入,对材料学科专业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为增加。然而,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设置是以传统金属材料方向为主,与高新制造业对材料压力加工、材料质量检测方面的人才需求有些错位。单一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分工明确细化显得不适应、脱节。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就业愿望选择专业方向,制约了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1-4]。此外,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理工学院等区域高校也相继开设材料类学科专业,使得本地区材料学科毕业生数猛增,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渠道必须拓展。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为了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人才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问题。依据贵州省材料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现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专业特征为基准,面向就业市场,以学生为本,灵活设计金属材料、压力加工以及材料检测及表征三个专业特色培养方向。通过构建方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拓宽就业渠道。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特色专业方向课程设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广泛进行调研,重点了解金属制造行业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要求。我们按“通识公共基础+夯实大材料学科基础+明确专业专长方向”的方式实施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培养,确定了具备相同口径的通用基础知识课程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以满足学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通用基础知识课程群主要包括公共基础与人文素养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体系的中心组成部分,紧密围绕材料学科专业共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是三个专业方向共同开设的课程。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叠,整合《固态箱变》、《金属热处理》、《热处理新技术》三门课程课程为一门核心课程――《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构建以《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方法》等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群[5]。便于学生掌握有关材料制备合成、组织结构、性能和使用效能等四要素构成的材料学科共性基础知识规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专业方向课程群体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有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实用性课程群。金属材料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学》、《钢铁冶金概论》、《有色金属合金》、《复合材料》、《高温合金》、《航天材料》、《模具材料》等课程。压力加工方向有《材料成型工艺》、《轧制工艺学》、《挤压与拉拔》、《塑性成形数值模拟技术》、《锻压设备与工艺》、《快速成形技术》等课程。材料检测及表征方向有《材料性能测试技术》、《材料工业分析》、《无损探测》、《超声检查》、《涡流检测》、《常用检测设备与维修》等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二、专业方向实践教学设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践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偏重专业方向”理念。改革传统实习教学模式,认识实习围绕实习基地的制备(压力加工)-检测-装配流程组织展开,学生初步掌握材料制备-组织结构-性能-使用效能为主线的科学研究方法。生产实习则各自偏重金属材料、压力加工、检测与表征专业方向,身临其境,与社会沟通,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相应的专业方向领域中的生产实际问题。近年来,本专业实验室采购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和实用设备,构建冶金制备、压力加工和测试与表征实验平台,为培养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自编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指导教材,以“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方向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开放性实验”分层次逐步深入展开。毕业论文环节实行导师制,采取自主挑选导师、过程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研究创新的兴趣,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认知和创新能力,保证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近几年共有10余篇本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获学校优秀论文奖励。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激励学生参加著名专家和企业家讲授高水平专业讲座,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前沿发展动态,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鼓励学生自由选题,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自主设计方案,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制备(加工)、检测、表征、分析实验过程。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全国金相、节能技能大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并充分展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及SRT项目10余项,国家级节能大赛获奖3项。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课堂教学中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采用多媒体、科研成果案例、小组讨论、精品课程交流平台网络等方法,将繁杂的概念、原理,产品制备过程,微观组织结构以及性能检测过程、检测设备操作和维护过程等以形象化、动态化、具体化的形式,逐步深入,侧重向各专业方向学生讲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材料科学导论》实行双语教学,学生阅读翻译外文文献的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了解全球材料学科的前沿科研状态和知识。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方向充分发挥学院与企业的科研实践优势,拓宽就业渠道。从时间、教学内容以及管理措施上保证“以科研促进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6]。我院于2011年开始与台湾义守大学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各方向选派1~2名优秀学生到该校学习,这将进一步探索出国际国内合作办学之路,给本专业更多优秀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开阔学科视野提供跨校学习平台。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业专业经过60多年的专业建设,储备了大批的材料学科专家学者和宽厚的工程学术文化底蕴。近几年,经过贵州大学品牌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一类特色专业,以及重点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授予专业建设,采用传帮带培养、引进、进修提高等方式,建立了一支教学、科研兼容,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专业方向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共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硕士5人。35岁以下教师全部在读博士。本专业青年教师全部到省级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兼职,掌握大型检测与表征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为师生展开科研教学提供了技术便利。与贵州南方汇通、安大集团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师资培养机制,以解决不同性质的企业生产问题为契机,与培养学生并举,为各专业方向师生提供了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条件,目前有三位教师在这些企业攻读博士后。加强教师队伍团队合作,鼓励教师教学与科研并重。目前,本专业教师发表相关教研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等4部教材。《材料科学基础》获评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性能》获评校级精品课程,带动了本专业方向课程的建设。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五、结论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与时俱进,贵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紧跟材料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用人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特色培养方向,不断深化构建特色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逐步实现了专业“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与培养方向专长化的有机统一,不仅弥补了现有专业培养模式的不足,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升了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最近几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贵州大学前茅,获得2011―2013年全校就业率一等奖,已呈现出学生就业自信、社会欢迎的良好互动局面。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参考文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徐德龙,许启明,肖国先,等.关于材料类本科专业设置演化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1):5-8.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李瑜煜.复合型材料电子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105-106.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张海燕,黄贵秋,石海信,等.化工专业柔性专业方向建设的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2012,27(7):41-44.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4]黄贞益,邓小民,李胜祗,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107-108.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5]张晓燕,向嵩,李远会,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216-216,217.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培养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作者简介:王建江(1963-),男,浙江温岭人,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红军(1972-),男,山西运城人,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副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03)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16-02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随着军队院校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招生规模的调整优化,跨专业招收、培养研究生在一些学科与专业正日益显现并会更加突出。近五年来,在笔者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同等学历硕士、全日制硕士中,跨专业研究生占到了70%左右。分析跨专业研究生特点,研究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有效措施,保证培养质量,提高培养水平显得格外重要。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跨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分析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生源和专业基础分析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近年来军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跨专业招收的研究生主要有三种情况。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跨专业调剂。由于受多种政策和因素影响,考生生源不足,上线研究生不多,够复试条件的研究生数量小于招生计划数量,每年不得不从其他富裕专业(通常是机械类专业)调剂研究生。这部分研究生除了在本科阶段学习过40~50学时的“工程材料”课程外,基本上没接触材料科学方面的课程和知识。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跨专业报考。这部分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立志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为了考取研究生,他们自学了大量的“材料科学”课程,特别是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确定的初试专业课程和复试专业课程下功夫较大,准备比较充分,成绩也比较好,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他们毕竟没有系统学习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为了考取研究生,突击学习痕迹明显,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偏弱。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为躲避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目“数学一”而跨专业报考。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确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课目为“数学二”而非“数学一”,部分考生由于数学功底较弱,担心“数学一”难度大,考不出好成绩,受社会现实的驱动选择报考了本专业,由于目的和动机不同,这部分学生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也较弱。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总之,跨专业报考的研究生相对于本专业研究生而言,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础理论积累方面比较薄弱。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心理和优劣势分析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跨专业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切从头开始,这需要勇气、动力和毅力。跨专业研究生能够和本专业研究生坐在一起,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学习和研究,这本身就说明了跨专业研究生勇于挑战、肯于付出和战胜自我的精神。当遇到挫折、困难或不公正待遇时,跨专业研究生会表现出更加坚强的心态、信念和理想。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另外,跨专业研究生也具有非跨专业研究生所不具备的优势。首先跨专业研究生大多具有交叉学科的知识结构,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专业实践,跨专业研究生受到来自不同学科方向文化和知识体系的熏陶,具有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其次,跨专业研究生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会注意取长补短,发挥长处。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二、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措施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搞好入学教育,树立学习信心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外,还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材料制备工艺、材料性能分析、新材料、材料实验、材料管理等专业课。本科四年的学习使得他们掌握了扎实的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建立起了材料科学概念,形成了材料思维习惯。而跨专业研究生在专业知识结构、知识积累上有所欠缺,常常会造成在进入研究生学习后“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现象,表现为不具备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差,材料概念不清,不熟悉专业学术话语,缺乏创新思维。为此必须搞好他们的入学教育,纠正动机偏差,讲清跨专业学习的利和弊,在认识差距的同时看到优势,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要求他们勇于克服困难,按期完成学业。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补修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对跨专业考入的研究生,军械工程学院在课程设置上与本专业考入的研究生没有区别,课程设置统一,培养计划刚性,不考虑个体差异,不照顾个体要求。由于跨专业研究生与本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相差太远,研究生授课教师往往顾此失彼,常常会使本专业的学生觉得授课深度不够、提高有限,而跨专业研究生却难以理解,从而使正常的研究生教学受到冲击和困扰,影响教学效果。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学科具有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它不仅在专业基础上与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类专业相去甚远,而且思维方式独特。尽管学生学习努力,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材料科学基础培训和思维训练,对材料类课程的学习难以摆脱夹生不熟的状态,听课的过程似乎明白,但难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对一些概念和理论似懂非懂。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授课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指导老师要加强个别指导,筛选本科阶段“材料科学”3~5门重要核心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强化跨专业学生的“材料科学”基础。为帮助跨专业学生建立对材料科学的感性认识,培养材料学思维习惯,安排他们到实验室指导本科生毕业实习,做到教学相长。督导跨专业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学相关知识,弥补跨专业研究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未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其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条件。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依据学生特点,选定研究方向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导师是培养研究生最为重要的环节,在研究生培养中起着其他个人和机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大多需要通过导师才能有效落实。导师在充分考察、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后,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帮助其选好论文方向。如数学、计算机基础较好的研究生更多地安排一些材料制备过程中与数值模拟、仿真有关的课题;动手能力较强而理论功底较弱的研究生,安排一些倾向于材料制备工艺方面的课题;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生安排一些注重与材料制备设备相关的课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增强自信,提高对材料学研究工作的兴趣。通过撰写论文锻炼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他们毕业后达到与本专业生源同样的培养质量。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4.凝炼导师文化,促进师生互动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坚持师生在教育上是授受关系,导师处于主导地位。坚持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导师应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进行正确地指导、严格要求和民主型的管理。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坚持师生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导师应该强烈感受社会的迅速变化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自觉不断地自我充实和提高,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形成有组织的讨论、研究氛围,在教育培养研究生活动中不断发展自己。导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形成对学生新的了解和认识,及时修改对学生的某些要求与期望。导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感化学生,增进学生对导师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工作。在研究生中间提倡互帮互学,博士生带硕士生,高年级研究生带低年级研究生,本专业研究生帮跨专业研究生,在研究生中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活动。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5.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要培养高质量的跨学科研究生,必须要有好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近年来,我们坚持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人均不少于3次,硕士研究生人均不低于1.5次。研究生们通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进一步了解到本领域科技与学术发展的信息,增长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学术水平,拓宽了研究思路,并结交了一批同行,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信息的认识程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性。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6.严格跟踪检查,严把论文答辩关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严格研究生中期筛选制度,对课程学习成绩出现黄牌的研究生进行个别谈话,达不到要求的推迟开题。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对待跨专业研究生和其他研究生一视同仁,实行统一的研究生开题评审制度和研究生论文进展中期检查制度,组成专家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回答专家组的质询,检查学术情况,对个别较差的学生推迟开题、延期答辩,在研究生中营造一种警示、促进和努力学习的氛围。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几年来的坚持与实践,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研究生论文的盲审平均成绩达85分以上,所有研究生都如期完成学业,顺利获得硕士学位。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参考文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纪军,倪承普,罗秋敏,等.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07,(2):93-94.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刘景彦,刘琴.经济危机形势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72-174.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麻省理工学院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欧美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名称变更反映了对材料领域研究认识的变迁,即“材料研究需要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1998年教育部对材料类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来划分过细的十多个材料类小专业合并成了现在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六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还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专业。虽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大学科来设置专业是必然趋势,但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探索之中[1]。同济大学当年就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期望以欧美的模式来培养材料学科人才。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同济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就为建筑材料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材料科学导论、断裂力学、表面物理化学和传热、传质与动量传递(简称三传)4门基础课程。近几年因为参与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查阅了国内外许多大学这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美国麻省理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公开信息最多,不仅有课程列表和学分要求,还有课程的详细简介。尤其是麻省理工的开放课程服务(OpenCourseWare),使得我们还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大纲和部分内容。此外,MIT材料学科是USNews全美排名第一的,他们的培养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计划应该具有更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反复仔细研究其有关本科培养的各种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培养计划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国内同行共享。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麻省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设3个专业(Course)。其一为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学生所得学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其所授学位是被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授权的,绝大部分学生都选读这个专业。其二为课程选择度更大的一般专业(Course 3-A),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将获得没有特别指定专业领域的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without specification)学位,系里并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只有很少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常常是医学、法学、MBA预科生选择这个专业。第三是考古与材料专业(Course 3-C),学生所得学位是考古与材料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aeology and Materials),系里也不寻求ABET对这个学位的授权。从系里是否寻求对所授学位授权就可以看到,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主要专业是一般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后面的讨论主要针对Course 3的培养计划进行。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 课程和学分要求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该培养计划的要求包括:(1)MIT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其中自然科学6门,人文社科8门,限选科技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2)交流能力课程(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4门。(3)系内课程,包括一套核心课程(Core subjects,共10门课),一个论文或2个实习以及4门限选课程,合计184~195学分。其2011―2012版本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见表1,表中课程名称前面的数字表示课程号,后面跟表示学分的数字、课程性质、前修或同修课程号。MIT每门课程的学分由三部分组成,表示学习课程所需要的时间分布,中间用短线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讲课时间,第二数字表示实验、设计或者野外工作时间,第三个数字表示预习的时间,是以中等学生所需要时间估计的。1个学分大约相当于一学期需要14小时的学习时间。从表 1可见,一般专业课程,预习所需时间是讲课时间的2~3倍。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备注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可以代替本先修课程的其他先修课程列在课程描述页面。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这些课程可以算作必修课程或者限选课程的一部分,但不能同时计算。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可以选9-12学分。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通过申请,可以被类似课程替代。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 限选课程的选择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中列出了21门限选课程,每个学生只需要选择4门课(48学分)。理论上,学生可以在21门课程中任选48学分,甚至经过批准,还可以选择其他系的课程或者研究生课程来代替。实际上,由于材料的范围很广,这些选修课程是根据主要的研究领域来设置的,它们是: 生物与聚合物材料(Bio-and Polymeric Materials),电子材料(Electronic Materials),结构与环境材料(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aterials),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Funda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因此,在MIT材料学院的网页上,曾经列出了各领域推荐的限选课程。网页上还列出了每一个方向的咨询教授,以方便对上述领域某一方面更感兴趣的学生选课。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 部分课程大纲和教学情况分析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这个课程为15学分(5-0-10),总是与“材料实验”一起选修。课程安排也是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一共有4个实验周。这样,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讲课时间就缩短为9周(一个学期14周,最后一周为考试)。其课程安排为周一、三、五各2小时的讲课(lecture),周二和四各1小时的复习课(recitation)。所以一共27次讲课,18次复习课。实际讲课为24次,另外3次课为测验和考试。最后一次考试并不是考全部课程内容,即每次测验和考试都是分段内容。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这个课程由两个教授分别讲授,每个教授都是24次课,因此可以推论,每次每个教授将讲1小时。一个讲授结构和化学键(Structure and Bonding),一个讲授热力学和统计力学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Mechanics)。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两部分课程分别布置6次作业,每部分每次都是2~3个题目,都有交作业的期限,没有按期交作业的,该次作业成绩为0。作业答案在交作业期限过后就会立即公布。课程总成绩由作业成绩占20%、三次测验占80%构成。得分标准为:总评80分以上A,70~79分为B,55~69分为C,低于55分为不及格。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实验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材料系内有2门必修的实验课程,即材料实验和材料综合实验。这两门课程同时还是加强专业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所以,教学过程特别注意专业交流方面(包括论文写作、口头技术报告等)的形式要求。材料实验与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同时选修,在2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材料综合实验课(Materials Project Laboratory)基本上就是几个同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在3年级下学期进行。下面以二年级的材料实验为例,介绍其教学和考评办法。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如前所述,材料实验共4个实验周,实验周没有其他专业课。实验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原理演示、热力学和结构,同时囊括了几乎全部现代材料分析研究方法(XRD、SEM/AFM、DSC、光散射等),并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加强交流能力培养。从教学内容看,这门实验课承担了教授材料研究方法的任务。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般将50个左右学生(2011年的2年级学生只有43人)分成6个组。每个实验周有3个实验主题,每个主题下面2个实验,2个组共选一个主题,每组选做其中一个实验。6个实验同时进行。一周3次实验,每次4小时。因此,每个组每周只做3个实验(每个主题做1个实验),共12个实验。由于每个组只做了一半的实验,对另一半实验的了解,通过每周2次的1小时交流课程(recitation sections,一般隔天举行)来实现。交流课上,大家各自在黑板上即兴介绍实验的发现,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该实验课由3个教授上,其中一个总负责。课程成绩评分标准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二、分析和讨论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 关于必修课和选修课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系内必修课程除毕业论文或企业实习外,共有10门。大学一般要求的17门课,理论上可以自由选择,但从表1系内课程的先修课程可以看出,微积分I和II,物理I和II是需要先修的,大学一般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就去掉了4门,能够自由选择的大学自然科学课程剩下2门。从系里建议的选课表(roadmap)可以看到,另外2门自然科学是化学和生物。所以,自然科学的必修课程实际上相当于14门。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限选课程要求包括GIR类型2门和48学分的系内选修课。有3门系内课程(共39个学分)可以作为GIR课程来选,但不能同时作为系内课程要求的学分。大多数系内选修课程的学分为12分,这样的话,系内限选课48学分需要选读4门。所以,每个学生可以有6门专业选修课程。有意思的是,在表1中只有21门限选课程,而该系主要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相当于我们的专业方向)有4个,平均每个方向只有5.25门课。如果去掉2011―2012年新增的2门课程,过去几年只有19门课,平均每个方向只有4.75门课程。看来,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鼓励学生选单一专业方向的课程。实际上,在以前分专业方向限制选修课时,每个专业方向仅仅提供2~3门课程,进一步的分析见下文。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反观我们的培养计划,我们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有5门(14学分),选修课程应选4门(8学分),合计9门课程22学分。因为我们的学分是按照每周上课学时数计算的。如果按照MIT的学分计算方法,学分约为每周上课学时数的3~4倍,考虑到我们的上课周数为17~18周,而MIT才14周,因此,我们的专业方向应选学分至少相当于MIT的88学分,比其4门课程(48学分)的要求多了5门课程(40学分)。可见,我们的培养计划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方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另外,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关于其主要研究领域的介绍出现在3个网页上。其一是在该系的学位要求中关于限选课程的介绍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生物与聚合物材料、电子材料、结构与环境材料、基础与计算材料科学。其二是在MIT的招生网页,4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分别是:半导体材料和低维系统(Semiconductor materials and low-dimensional systems)、能源材料(Materials for Energy)、纳米结构材料(Nanostructures)、材料的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of Materials)。在介绍全体教师(Faculty)的网页,列出了30个研究方向(discipline),共122人次(有重复计算,因为实际教师只有35人),平均每个研究方向4.07人次(或1.17人)。少的方向仅1人如微技术、半导体,最多的是纳米技术,23人次。上面列出的生物工程(包括生物物理和生物技术)9人次,能源材料(包括能源与环境、储能)9人次。人数比较多的研究方向还有结构与环境材料9人次,高分子材料7人次,电、光和磁材料7人次。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可见,尽管MIT研究的材料类型很多,但其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涉及具体材料类别方向的课程特别少。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 关于考核与成绩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很多课程的成绩评定都包括平时作业和出勤与课堂参与情况。有的课程,考试以外的项目在成绩评定中所占份额可达到50%,有的实验课程则更是高达8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MIT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与我们头脑中关于国外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图像截然不同。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 关于选课进度安排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材料系没有规定统一的选课进度表。但从其推荐的选课安排(roadmap)看,具有如下特点: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8门大学一般要求的社科课程(GIR)分布在8个学期选修,即每学期选修1门社科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一年级把大学要求的6门自然科学课程(GIR)学完,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二年级起全面进入专业学习。第一学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实验2门课程,两门课交叉进行,实验周不上课。上课周每天都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实验周每天都有实验或交流,学习安排非常集中。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4)每学期的课程一般为4门,其中1门为社科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二年级第1学期就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这比我们的教学计划提前很多。国内的教学计划进度安排曾经强调,前两年不安排专业课,以至于我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被安排在第5学期,材料研究方法更是被安排在第6学期,使得高年级学习特别紧张,深入接触专业知识和方法的时间被推迟。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4. 关于培养计划的修订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从网页上能够追溯到MIT材料系1998年的培养计划,其培养计划在2003年做了很大的调整。两者的比较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这两个培养计划的最大差别在必修课,课程名称几乎完全变了。但对比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可以发现,新培养计划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包含结构与化学键、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大部分内容,分别由两位教授讲授,似乎代替了原来的“材料热力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化学物理”3门课程,因为其教材之一仍然是物理化学(Engel, T., and P. Reid. Physical Chemistry. San Francisco, CA: Benjamin Cummings, 2005. ISBN: 9780805338423)。“材料实验”应该与原先的“材料结构实验”对应,“材料综合实验”应该与原来的“材料加工实验”对应。“材料的微结构演变”与原来的“材料结构”相似。取消了“材料力学”、“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2门课程。增加了“材料的电光磁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有机和生物材料化学”、“材料加工”4门课程。取消2门,合并2门,增加4门,课程总数不变。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选修课变化较小,只是增加了若干课程,特别是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的课程。其实,两门生物材料课程是2000年增加的,当时选修课由4方向增加为5个方向。选修课的最大变化是理论上不再分专业方向,学生可以任意选课。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向学生推荐各专业方向的课程组合。无论如何,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不足4门,学生必然需要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从2003年至今,必修课没有变化,选修课则有一些小的调整(表5)。其中2005年减少了高分子化学、化学冶金学(Chemical Metallurgy)2门课程。增加了2门数学,材料热力学(原来的必修课),先进材料加工,衍射和结构,材料的对称性、结构和张量性质,材料选择,共7门课程。可见,增加的这些课程仍然是与具体材料种类无关的。2007年和2011年分别增加了1门生物材料方面的课程。可见,即使是选修课的调整,仍然在继续加强有关材料行为特征方面的课程,减少有关具体材料种类的课程。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5. 关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过去,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培养目标分四类,研究型学位(Course 3)、预科型学位(Course 3A)、实践型学位(Course 3B,2003年取消)和考古型学位(Course 3C)。其中,研究型学位与实践型学位培养要求的唯一差别是不变的,即前者在四年级做毕业论文,后者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暑假做2个20周的企业实习,其他课程要求完全相同。现在把实践型学位取消了,但仍然保留了学生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渠道,即学生仍然可以选择做毕业论文或者企业实习,学位合并在研究型学位(Course 3)中。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从2003年培养计划大调整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Course 3)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让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也可能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促使MIT对培养计划进行调整。这从MIT选读实践型学位人数变迁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表6)。从1998年到2002年,实践型学位人数多于研究型学位的人数,2002年突然降低,与研究型学位相当。查看大学2年级实践型学位学生注册数,从2002年起突然减少,由原来每年约20人突然减少为6人。2003年培养计划调整当年,还有5人注册为实践型学位,这应该是此前培养计划延续所致。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那么,没有了实践型(Course 3B)学位,是否还有学生仍然会选择实习代替论文呢。下面从2002~2008年MIT材料系本科毕业生去向分析。除了一些研究生院,网页一共列出了38家企业和17家政府部门或咨询机构。统计2002年以后(至2005年结束,当年仅剩下1人)各年4年级实践型学位人数(也约等于当年毕业人数)总和恰为38人,与毕业生去向统计的企业单位数刚好相同。这难道是巧合?是否可以推论,2003培养计划修改之后几乎就没有学生选择去企业实习了?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材料专业取消实践型学位,以及此后可能几乎没有人选择实习代替毕业论文事实,一方面可能与美国产业向国外转移,本国企业对工程师的需求减少有关;另一方面,MIT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调整也起了一定作用。因为选择实践型学位人数锐减在前(2002年),培养计划调整在后(2003年)。培养计划中去掉的必修课“材料力学”和“材料工程中的输运现象”,显然属于工程类课程。因此,其培养计划课程中增加材料研究型基础知识、减少工程知识的倾向十分明显,也说明其培养计划随社会需求进行了及时调整。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另外,尽管2003年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有较大调整,但选修课调整比较有限。而且调整前后,没有改变其材料类本科生宽专业培养的模式。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但在选修课中,把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去掉,仍然让人有点匪夷所思。例如,高分子化学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历来就被认为是专业基础课。MIT在2005年却把这门课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去掉了。查看其高分子方向研究生培养计划核心课程,可以看到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化学等基础课程。可见,MIT把专业方向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放在了研究生阶段。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以上似乎给人这样的印象,如果不继续读研究生,则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是不太够的,无形中将人才培养的周期拉长到研究生阶段了。但从我自己教学的经验来看,学习高分子物理就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行为和特征,未必需要清楚地知道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我的一些研究生以前从未学习高分子方面的课程,为了让他们在研究中能够理解和使用高分子材料,我就是先给他们讲授高分子物理的基本知识。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另外,注意到MIT材料专业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数量的2.2倍,有很多研究生来自校外,特别是来自国外。所以,MIT材料专业培养计划中对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调整,结合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安排,既考虑到了本科宽专业基础的培养模式,又打通了本科生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的关联,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专业方向基础知识的培养,也便于接受其他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读研究生,还是十分合理的。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MIT材料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不断强化了按照材料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加强了材料基本行为知识的课程,减弱了材料类别基础知识的课程,把后者移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说明国外关于“材料研究依据其行为和特征,而不是依据材料类型来进行”的认识形成30多年以来,不仅没有改变,还在进一步加强。MIT在2003年对培养计划大调整时,加强了材料研究基础知识课程,减少了工程类课程,其本科生的主要去向是进一步深造,直接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急剧减少。本科生阶段加强研究基础知识课程,把专业方向基础知识培养放在研究生阶段,加强了研究生的知识培养,可能是其材料研究能够长期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本科毕业生去向,或者说社会需求,是大学制订本科培养计划的重要基础。MIT从2003年进一步加强研究型教育,与美国制造产业向国外转移应该有一定关系。国内大学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已经十几年了,但按照专业方向培养本科生的思维还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工程类课程设置较多,可能与国内还需要很多工程师有关。虽然按照材料大类培养本科生的趋势是没有变的,但一个大学的本科培养计划,很大程度上需要考虑本科生的去向。对于培养研究型学生的高校,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计划通盘考虑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材料科学前沿 教学目标 课程论文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前沿》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新动态,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法和技术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对现代材料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课程主要向学生介绍近几年内材料学科的热门研究方向,介绍新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及新材料产业与材料科学前沿之间相互依赖关系与发展规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了解新材料的研究领域及相关的新材料表征技术。通过近几年来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笔者主要阐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实例教学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探索如何让学生全面了解材料科学前沿领域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同时就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以材料研究前沿动态为指引,拓展教学内容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本课程是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其内容可分为前沿动态和新技术发展两个部分。课程基于ESI数据库中多个研究前沿,根据材料学科的特点,甄选出了2014-2015年排名前10的热点研究前沿和5个新兴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科学及材料结构表征领域。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在前沿动态教学方面,主要学习材料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最新报道的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在新技术发展方面,主要集中在现代高新产业中正在实施产业化的新材料制备技术以及新材料研发过程中采用的先进工艺和方法。这两部分涉及知识范围较广,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新知识和新理论的系统化,需要不断更新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注重先新实验技术的介绍,以知名科学家及其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来增强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保障。课程中对于实验原理和设备的教学内容应该与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相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如Nature和Science等专业期刊网站的链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引导学生探索材料研发新领域,培养创新思维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当前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缺乏重视和认可,结果造成教学的低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在课后有兴趣去网络搜索课堂介绍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学生能够在该课程有所收获的基本前提,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从科研实例引出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引出科学概念,由科学概念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思考所学的内容。课程基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的分析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去洞悉科学研究是如何展开的,揭示了不同研究者因探究科学问题产生的关联性。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课程中关于新技术的介绍一般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时必须注重从现实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入手,解释抽象的概念。教学计划总学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涉及有材料科学进展和前沿动态;第二部分内容涉及有先进纳米材料、先进能源材料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侧重: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化学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化学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铑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基于石墨烯的光催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合成与应用等前沿内容。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2)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由于本课程中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前沿所涉及的物理概念较多,因此学生必须对材料物理等前驱课程进行回顾。这部分章节侧重于选择硅烯的生长与特性、碱金属掺杂铁硒超导体、高能量转换效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铁基高温超导等前沿内容。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在材料结构表征新技术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对材料表征技术课程内容的理解,将AFM、XPS、FESEM、HAADF、STEM、CEPC和SPPC等材料性能现代检测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3立足金属材料专业特色,促进教学改革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该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参与金属材料研究课题的学生,根据金属材料专业的特点,课程应当使学生系统了解金属材料研究的概况、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掌握先进金属材料的主要用途和未来应用发展趋势;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材料科学素养、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该课程要充分考虑作为钢铁材料的组织控制专业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所应具有的基本工作能力,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金属材料专业的特色。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4完善课程论文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反映真实学习效果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艺;学术影响力;文献计量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3日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材料科学与工艺》是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初为季刊,2004年起改为双月刊。2000年获黑龙江省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被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定为EI源刊,是美国检索数据库Ei Compendex的核心刊源,先后被《美国材料文摘》(MA)、《美国工程材料文摘》(EMA)、《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防信息中心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多种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各种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制备加工原理及工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进一步了解《材料科学与工艺》学术影响力,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相关知识,以2012年7月15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为调查统计源,采取刊名和精确匹配检索的方式,对2000年以来该刊发表的论文及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年发文量、年被引量、当年被引文献量和被引频次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在此期间,共发表有关论文2,038篇,其中有1,484篇论文成为引证文献,共被引用10775次,被引论文是总数的72.82%,平均每篇论文累计被引5.3次。(表1)从表1可以看出:(1)该专题数量呈曲线型,2007和2008年是该刊数量最多的一年,2009年后发表的论文略有下降;(2)2007年有193篇论文成为引证文献,是被引用论文数量最多的一年,其次是2008年、2005和2004年,分别有179篇、165篇和165篇成为引证文献;(3)被引频次最多的一年是2004年,累计被引1,481次,其次是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为1,445次和1,418次;(4)尽管2012年该刊仅发表56篇论文,未被引用,但这一现象与普赖斯的“文章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表后的第2年”理论相吻合,符合文献利用特征。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二、被引用次数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论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论文不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而且在各自领域产生的学术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产生的效果就越好,同时还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在这1,484篇被引论文中,其被引用次数、被引篇数、累计被引频次,见表2。(表2)若按1∶1∶1,即黄金分割原理,对该刊的累计被引频次进行划分,发现:(1)低频被引用区有1,113篇,被引次数为1~8次,累计被引频次为3,573次,累计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33.14%;(2)中频被引用区有278篇,被引次数为9~20次,累计被引频次为3,591次,累计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33.33%;(3)高频被引用区有93篇,被引次数为21次以上,累计被引频次为3,611次,累计被引频次占总被引频次的33.53%。印证了:“低频区引证论文数量多,引证频次低;高频区引证论文数量少,引证频次高”的文献分布规律,进一步证明只有少数的论文被大量引用,而多数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不多的文献特征。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三、论文作者情况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一)合作情况。作者合作度是一种期刊在一定域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它是评价某种刊物论文作者合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论文作者合作智能的发挥程度。通过统计,由作者独自完成的论文有26篇,由2~9个作者完成的论文分别为132篇、404篇、453篇、321篇、103篇、31篇、10篇和1篇,团体有3篇。充分表明该刊被引论文的作者合作意识程度高,合作率为98.25%,体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共同参与的团队精神。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二)作者与论文数量。本文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发现:第一作者的实际人数为1,247人。其中:有1篇论文被引用的作者有1,070人,累计被引用7,475次;有2篇论文被引用的作者有143人,累计被引用2,542次;有3篇论文被引用的作者有37人,累计被引用668次;有4篇论文被引用的作者有4人,累计被引用90次。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刘珍等人所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材料科学与工艺》,2000(03)被引用236次;其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宁聪琴等人所作《医用钛合金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01))被引用160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赵九蓬等人所作《新型吸波材料研究动态》(《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02))被引用108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闫鹏飞等人所作《掺铁TiO_2纳米晶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材料科学与工艺》,2002(01))被引用104次,紧随其后。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四、高频被引用区论文作者分布情况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本文将单篇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32次以上的论文作者列出(以第一作者为统计对象),共有33篇论文入选。其作者分布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有16人,北京化工大学2人,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各1人。说明这些作者是该刊重要或具有影响力的作者,高等院校和研究所是该刊作者的主要来源地。他们都为该刊的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撰写论文质量高、学术影响力大,学术效果好。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综上所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立国之基,其制造工艺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高低。该刊经过30年的不断求索,以质朴的学术风格,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作者、读者的高度责任感跻身于我国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核心期刊之列,其影响日益递增。笔者衷心祝愿该刊在已经形成自己独特风格与相对稳定的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多刊载具有研究级和原创性的论文,特别是对制备工艺等方面具有原始性的研究。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同时,希望该刊扩大稿件容量,吸收更多校外和企业科研人员撰写的优秀稿件,为推动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主要参考文献: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1]王崇德.文献计量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Js1万博士范文网-您身边的范文参考网站Vanbs.com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1-2175.html材料科学与工程论文范文10篇

声明: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相关文章:

读书月宣传标语个性04-03

初中下学期学习计划11-30

防溺水安全横幅的标语11-02

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自查报告10-26

情感语录68条08-31

应聘经理求职信09-24

保安服务公司合作协议书08-02

2024年会邀请函文字12-10

药剂科岗位竞聘书09-12

学校助学活动新闻稿08-02

微笑作文开头排比句10-19

最新入团申请书09-28

美丽的江滨公园作文750字09-27

爸爸和我作文500字07-26

869是什么意思01-14

开设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10-20

有哪些优秀的校园app08-30

2024年陕西初级银行从业资格报名入口已开通08-21

语文丑小鸭教学反思04-03

七年级年轻教师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07-23

论贵粟疏原文、翻译及赏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