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因其材质“金纱翠羽”、色泽“灿若云霞”而得名。一起来领略这项历经1600多年传承的古老技艺的文化魅力。
眼下,由南京云锦研究所耗时两年摹制的宋代罗衫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传统丝织工艺中的宋代风雅揭开了沉睡700多年的时尚密码。
云锦曾是宫廷皇家的御用贡品,在清代生产达到高峰,史书记载“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为了管理云锦生产,当时政府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府,出身于此的曹雪芹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对于云锦的衣料、配色、纹样,以及表达的审美艺术情趣、价值都有十分翔实的描写。
传统云锦工艺独特,用提花木机织造,需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提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即便经验丰富的织造者,每天也只能织出5厘米到6厘米,素有“寸锦寸金”之称。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陈诚:除了织造桑蚕丝以外,云锦会织造黄金线和孔雀羽毛线,这就是有别于其他织锦的最大特点。可以随着图案的变化,随机上颜色,这样的技术目前机器还无法实现。
南京云锦的织造过程浓缩了中国丝织工艺的历史、文化和技艺,是中国织锦工艺的“活化石”。如今,这项传统技艺正与时俱进融入现代作品中,技术创新使得织造效率得以提升。披肩、胸针等一系列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云锦+”时尚用品频频“出圈”。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云锦,还登上了国际舞台。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陈诚:我们用云锦的技法,织造了一个巨幅的蒙娜丽莎作品,带到了米兰世博会,当时大家震惊中国的这种优秀的丝织技艺居然能表现那么精细的一幅油画。能让国外领略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目前,当地探索利用数字化交互技术,在AR点位上用手机扫描展品,便可触发人工智能讲解员讲解云锦的前世今生。未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大家还能够“坐”上大花楼织机,亲身体验云锦文化的魅力。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织造等技术手段,让云锦的知识、云锦的文化能够更好传播,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喜爱它。我们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云锦的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447.html文化中国行丨千年云锦编织时代新韵
相关文章:
习近平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06-18
桃香满园、蓝莓压枝 麦熟时节水果也丰收 产业路宽富农家06-08
三月你好的问候语03-03
激励员工的正能量句子11-26
简洁的情感语录朋友圈47条11-18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07-26
学生会工作计划演讲稿01-22
最新社区个人季度工作总结(汇总十四篇)01-07
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合作”08-15
工作不认真检讨书11-30
春节慰问信08-17
安全管理失职检讨书08-16
传递雷锋精神的广播稿02-26
开学典礼学生代表演讲稿02-19
开展立秋活动通知08-10
寒假假期英语初中作文02-12
关注弱势群体的论据作文素材11-09
初二写景作文09-27
岁末大扫除09-07
2025上半年青海教资报名入口:http://ntce.neea.edu.cn(已开通)01-13
2024年重庆初级银行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10-26
2024年9月辽宁计算机二级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9月16日9:00起)09-23
2024七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07-26
歇后语07-20
安全生产月主题标语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