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明斯克5月17日电 记者手记丨在白俄罗斯博物馆邂逅《茉莉花》
新华社记者陈汀
“您是中国来的客人?”17日晚,当记者来到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参与庆祝国际博物馆日的“博物馆之夜”活动时,门口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问道。
当得到记者的肯定回复后,她立刻告诉身边的四位白俄罗斯姑娘:“开始演奏中国的《茉莉花》!”
记者惊讶地发现,她们正在演奏类似于中国扬琴的乐器,声音轻盈似泉水叮咚。曲罢,记者难掩激动之情鼓掌鸣谢,询问这位女士,这是什么乐器,从哪儿学的《茉莉花》。
经过交流得知,这位女士名叫叶连娜·舒利戈夫斯卡娅,是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教师,当天带着学生来“博物馆之夜”活动现场演奏白俄罗斯扬琴“钦巴龙”。这种传统乐器在东欧十分流行,与中国扬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之前有个中国研究生,她向我介绍了中国名曲《茉莉花》,其优美的旋律与‘钦巴龙’十分契合。从此,《茉莉花》成了我课上学生们的‘必练曲’。”叶连娜说。
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博物馆之夜”里的中国元素还有很多。例如,美术馆巡展区设立了主题为“人民的肖像”的中国手工艺术展,展出了80多件馆藏的漆器、瓷品、木雕、刺绣、书法、年画等充满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作为“博物馆之夜”的特别活动,主办方还在中国手工艺术展区开设了汉字书法、剪纸艺术、汉服文化大师课,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亲身体验。
“通过参观中国特色展品、参与文化互动,我领略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我参加‘博物馆之夜’的最奇妙体验!”明斯克市民玛利亚告诉记者。
“在‘博物馆之夜’活动中多体现中国元素,也是缘于实际需求。”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馆长助理达里娅·马尔琴科对记者说,“白俄罗斯人非常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马尔琴科表示,近年来,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与中国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我们也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我们美术馆参观,而演奏《茉莉花》是馆方特意为中国朋友们准备的一份惊喜,期待更多中国朋友到我们美术馆做客,了解白俄罗斯艺术文化的深厚积淀。”(完)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15.html记者手记丨在白俄罗斯博物馆邂逅《茉莉花》
相关文章:
丝路古道焕新机06-15
qq空间爱情语录摘录08-07
前端开发转正总结04-15
教师专业技术总结01-14
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直播观后感09-26
考研人的感悟心得08-16
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观后感06-02
清明游记作文04-15
感动文作文900字12-17
写校运会的作文600字10-12
2025年吉林执业药师报名入口已开通(报名时间6月26日-7月9日)07-05
2025年陕西一级建造师资格审核时间:6月11日-24日06-07
山东的文科考生一般要高出本科提档线多少分才能被三本录取12-28
《水袖之痛》阅读答案02-06
《老北京的门神》阅读答案02-06
企业地震应急预案04-07
冬至文案01-02
最新版防火口号12-14
五年级三好学生自我介绍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