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四川成都市的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里,矗立着一座“三滴油”雕塑。不起眼的几滴油,凭什么值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专门立雕塑,并把它和歼—10、歼—20等著名战机放在一起?
别小瞧这“三滴油”,它们可大有来头。1998年3月23日,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飞机首飞成功。殊不知,最初的首飞时间并非这天。原来,在首飞前的一次发动机试车检查中,机械员张凤贵发现发动机滴落了三滴油,研制团队没有大意,连夜排查漏油点,反复拆装发动机进行试车,终于解决了问题。尽管原定首飞时间“延误”,但确保了飞机首飞成功。事后回顾,发动机漏油只有短短3秒钟,若不是机械员严谨较真、研制团队防微杜渐,后果不敢想象。
这小小几滴油,蕴藏着如何做好科技创新的“大道理”。
要争分夺秒,更要质量为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竞争如火如荼,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塑造优势、赢得主动。然而除了创新速度,我们更应看重创新质量。如果速度和效率建立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上,结果往往得不偿失。航空界有一条“海恩法则”,即一起严重事故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试想,假如飞机研制团队一味抢时间、追节点,“萝卜快了不洗泥”,那歼—10怎可能创下世界三代机定型试飞“零摔机”的纪录?“三滴油”的故事告诉我们:谋创新,“一板一眼”也很重要,严守规程、严把细节,才能少做无用功、少走冤枉路。
要大胆创新,更要脚踏实地。创新是不乏偶然性和想象力的探索,有时越是颠覆性创新,越需要天马行空甚至打破常规的创意。然而,再好的“金点子”也要能落地见效,找到可行的实施方法,不能蛮干、乱干。歼—10飞机研制采用了一大批我国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凝聚了一支既懂前沿创新又懂产业一线的队伍,能够将创新设想和工程实践、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起来。“三滴油”的故事,正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创新的范例,这样的成果才能扎扎实实、经得起检验。
要允许失败,更要精益求精。创新路上,失误在所难免,失败更不罕见。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创新的过程少不了在挫折中摸爬滚打。就像飞机研制需要集成一系列尖端科技,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直面失败的同时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才能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三滴油”的故事,也是创新迭代的一环,通过持续积累经验,精进尺寸之功,才有了航空事业的长足进步。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就像挖一口深井,在没有打出水之前,只有反复枯燥的钻探。今天,我国科技创新加快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闯创新“无人区”的道路上还会遇到更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挑战。从“三滴油”里感悟和学习科研工作的细心、耐心和决心,我们必将打透更多“深井”,收获汩汩甘泉。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四川成都市的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里,矗立着一座“三滴油”雕塑。不起眼的几滴油,凭什么值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专门立雕塑,并把它和歼—10、歼—20等著名战机放在一起?
别小瞧这“三滴油”,它们可大有来头。1998年3月23日,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战机歼—10飞机首飞成功。殊不知,最初的首飞时间并非这天。原来,在首飞前的一次发动机试车检查中,机械员张凤贵发现发动机滴落了三滴油,研制团队没有大意,连夜排查漏油点,反复拆装发动机进行试车,终于解决了问题。尽管原定首飞时间“延误”,但确保了飞机首飞成功。事后回顾,发动机漏油只有短短3秒钟,若不是机械员严谨较真、研制团队防微杜渐,后果不敢想象。
这小小几滴油,蕴藏着如何做好科技创新的“大道理”。
要争分夺秒,更要质量为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竞争如火如荼,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塑造优势、赢得主动。然而除了创新速度,我们更应看重创新质量。如果速度和效率建立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上,结果往往得不偿失。航空界有一条“海恩法则”,即一起严重事故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试想,假如飞机研制团队一味抢时间、追节点,“萝卜快了不洗泥”,那歼—10怎可能创下世界三代机定型试飞“零摔机”的纪录?“三滴油”的故事告诉我们:谋创新,“一板一眼”也很重要,严守规程、严把细节,才能少做无用功、少走冤枉路。
要大胆创新,更要脚踏实地。创新是不乏偶然性和想象力的探索,有时越是颠覆性创新,越需要天马行空甚至打破常规的创意。然而,再好的“金点子”也要能落地见效,找到可行的实施方法,不能蛮干、乱干。歼—10飞机研制采用了一大批我国前所未有的新技术,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凝聚了一支既懂前沿创新又懂产业一线的队伍,能够将创新设想和工程实践、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起来。“三滴油”的故事,正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创新的范例,这样的成果才能扎扎实实、经得起检验。
要允许失败,更要精益求精。创新路上,失误在所难免,失败更不罕见。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创新的过程少不了在挫折中摸爬滚打。就像飞机研制需要集成一系列尖端科技,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直面失败的同时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举一反三,才能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三滴油”的故事,也是创新迭代的一环,通过持续积累经验,精进尺寸之功,才有了航空事业的长足进步。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就像挖一口深井,在没有打出水之前,只有反复枯燥的钻探。今天,我国科技创新加快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勇闯创新“无人区”的道路上还会遇到更多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挑战。从“三滴油”里感悟和学习科研工作的细心、耐心和决心,我们必将打透更多“深井”,收获汩汩甘泉。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145.html从歼十的“三滴油”故事看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韵动一夏,“暑”你精彩07-05
华为首款开放式耳挂耳机!华为FreeArc官图发布05-17
失恋个性朋友圈07-12
毕业实习教师报告01-21
经典摘抄段落07-17
武装押运年终总结08-12
宣传部年度总结200字02-20
后勤副校长精彩述职报告08-16
小学表扬信11-22
中专自荐信07-16
荷塘月色感受05-11
安全管理培训个人心得体会02-25
骆驼祥子100字心得11-13
运营助理实习心得09-23
我给妈妈洗脚一年级作文05-26
六年级我的成长作文01-13
中国古代经典励志名言警句01-12
日常生活英语日记:单调的生活12-16
新疆2025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时间:10月25日-26日(初中级)01-21
安徽省有什么大学专业适合女孩子10-08
中班山体滑坡安全教案全文08-22
植树造林宣传标语03-12
安全自查报告10-11
中学生使用手机调查报告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