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这句俗语你熟悉吗?大家好,我是央广网记者王晶。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消息,今年“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三夏,也就是夏收、夏种、夏管,是全年农业生产大忙时节。有人会问了,为何这么重视“夏收”?“夏收”是当前“三农”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实现夏粮丰收对于保障民生福祉、稳定物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5月26日,“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截至6月18日,收获进度已达96%。目前,除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麦收还将持续到入秋之后,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
这几天,通过多方采访,我发现今年“三夏”生产“科技范”满满,农机成为推动麦收“加速度”的关键力量。有这样一组数据,国产每秒9-10公斤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成为跨区作业的主力机型;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由此可见,备受关注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加速释放,在今年的这场夏季麦收当中,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实际上,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减损就是增收”,粮食从田间到粮仓的每一个环节,减少损耗都意味着产量的直接增加。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为了减少机收损失,各地做出很多积极尝试。以湖北钟祥为例,联合收割机搭载“北斗”系统后,不仅能精准高效完成收割、脱粒全流程作业,还能直接实现装车转运烘干,整套流程下来作业效率提升约30%。根据专家团调度的情况来看,今年夏粮产量预计不低于去年。
农业农村部表示,预计今年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继续控制在1%以内的较好水平,为夏粮丰收到手和全年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有力保障。
广袤无垠的麦田,于当下而言,不仅是我们应对各类挑战的底气,更孕育着无限希望与发展机遇。夏收推进的同时,夏种也在同步展开。今年“三夏”期间,还有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新农人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他们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现代化,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271.html晶采观察丨夏种接力夏收 看懂“中国饭碗”里的科技范儿
相关文章: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逐梦“西部粮仓”06-05
iPhone 16e欧洲销量不及iPhone SE:涨价是主因06-04
简单的哲理的人生语句78条07-20
浪漫爱情语录45条10-26
青春励志英语美文摘抄08-31
毕业季朋友圈短句08-16
四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3-12
公司前台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12篇(实用)01-10
生产主管工作计划08-17
男装服装店创业计划书11-19
酒店年会致辞稿10-17
社会实践心得08-16
孝顺议论文03-24
感受春天小学作文02-19
书迷作文500字11-19
由教室风波想到的四年级作文11-09
鲁东大学特色专业有哪些01-15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8-23
80年校庆诗歌08-02
校运动会标语11-23
学生入团申请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