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阅读答案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①
陆 游
诗家三昧②忽见前,屈贾③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④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⑤绝还堪惜。
【注】①这首诗写于绍熙三年作者六十八岁奉祠家居山阴时,是后期之作,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的经验。②三昧:诀窍。③屈贾:屈原、贾谊。④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锦缎。⑤广陵散:古琴曲名,三国时嵇康得异人传授此曲,后嵇康被杀,广陵散遂绝。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九月一日夜里阅读诗稿时有所感悟,于是写诗谈论创作体会。
B.诗人坦率地说,自己和屈原、贾谊一样,已经掌握了诗文创作的诀窍。
C.诗人说世上有才华的人很多,自己的创作水平与他们相比有天壤之别。
D.诗人运用广陵散绝的典故,意在表达将自己的创作体会传与他人之意。
16.陆游用“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这两句形象的诗句向人们传递了怎样的创作体会? 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题目
15. C 【解析】“自己的创作水平与他们相比有天壤之别”理解有误“秋毫未合天地隔”的大意是:如果对生活和创作的关系认识上有“秋毫”的偏差,其效果相去可能会有“天地隔”之远。
16.①诗歌创作即使学习(借鉴)古人,也必须以“我”为主,不能食古不化;②诗歌创作需要作者有足够的生活体验(实践),仅在字句上加以剪裁(指注重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95-14123.html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节选 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适合三年级的演讲稿11-23
三年级我的家乡作文02-12
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优秀征文09-28
秋游记作文100字08-10
马的世界作文07-23
三本日语专业通过2级能毕业吗12-26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7-27
《迷人的色彩世界》阅读及答案解析09-20
LED室内照明灯饰广告词12-05
写字少又好看的感恩节手抄报11-26
学跳舞的日记11-09
美术生毕业论文范文10篇08-15
国庆祝词08-21
大专学生毕业自我鉴10-24
2024年妇产科年终工作总结(6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