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简析:
《有的人》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49年在北京参加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时所作。诗歌对比强烈、形象鲜明、语言朴素、节奏明快。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对照的写作手法,体会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3、初步欣赏诗歌,对现代诗充满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人的含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师: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先生不幸病逝时说:“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1949年11月1日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歌《有的人》。
二、讲授新课
师:(介绍背景)1949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13周年,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地纪念鲁迅,著名诗人臧克家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板书:有的人)
三、初读,整体感知
1、来,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
初次见面,一定要真诚:读两遍,不要忽视一个字。
2、指名读,纠正、评价。
3、听听别人是怎么读的。听录音朗诵。
4、自己再读,边读边思考,看有什么发现。
四、读悟结合,深刻领会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看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第一小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出示填空问题:两个“活”与“死”有什么不一样的含义呢?
该怎么读这两句?
第一句:轻蔑地、鄙夷地读……厌恶地、痛恨地读……
第二句:庄重地、惋惜地读……肯定地、赞颂地读……
2、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
3、学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节中还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4、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5、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
6、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学们两两对读,一人一句,让我从你们的表情中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7、师生对读,烘托诗情。
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更――爱戴、敬仰、怀念……。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我们更――痛恨,蔑视,憎恶......
五、课堂小结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你打算做个怎一个什么样的人?
3、总结:读两句诗,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板书设计
20、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骑人民恨
对比
虽生犹死俯人民爱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95-12943.html《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
相关文章:
研修培训心得04-03
观看中国舞有感01-12
学前教育实习心得体会11-28
校园爱国主义广播稿09-13
你行!你上!电影观后感07-27
说明文作文600字02-19
成语故事:声东击西12-23
七夕浪漫表白情书08-26
云南大学的优势专业有哪些?02-26
张五悔猎阅读理解及答案08-02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01-30
文言文《还夏侯以清白》原文及译文08-23
干净治愈的跨年文案11-19
笔记本电脑包宣传文案10-19
大一新生的英语自我介绍09-20
【台青在大厂】华润彭梓桓:从“I人”到投资“破壁人”06-04
形容春暖花开的朋友圈句子_春花盛开的诗句01-12
激励学生学习的话12-11
给人加油打气的话11-02
借用人员安全协议书07-27
教师怀孕辞职信03-10
按揭房婚后的协议书11-09
求职护士推荐信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