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通用8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5《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1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段虽然短暂,但含义深刻的视频――《新课堂――同心防溺水》中的防止溺水。
在炎热的夏季,游泳是广大少年朋友喜爱的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据调查,中国平均每天接近有150多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的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
视屏里面还举了一件事列:四年级学生小张和另外两名同学,结伴来到村前的'水塘边。小张提议一起去水塘里游泳。因为另外两个同学水性不好,就不敢下去,说水太深了。然而小张却不以为然,说:“那我游给你们看。”说着,就下去了。他下去不到一分钟,就大喊起来:“救命啊,我要淹死了!”旁边一个十来岁的有一点水性的同学就下去救了。因为池塘是沙塘,下面有淤泥堆积。那个同学刚下去,自己就陷下去了,让岸上的那个同学急忙拿棍子拉他上去,而张某却没能拉上来……
同学们!夏天是酷热的,它的酷热牵引着多少人去沟渠、江海河湖中游泳、嬉戏?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规范的“游泳池”,夺走了一个又一个含苞待放的生命。让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
让我们一起大声呼吁:“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2
观看了《新课堂――同心防溺水》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一个个因溺水而消逝的鲜活生命,如沉重的警钟在我心头敲响。
视频中,呈现了多起令人痛心疾首的溺水事故。有几个孩子在假期相约到村边的小河游泳,其中一个孩子因对河水深度估计不足,贸然游向河中心,很快体力不支,在水中拼命挣扎,岸上的同伴惊慌失措,有的试图下水营救,却因自身能力有限,不仅未能救起同伴,自己也陷入危险。最终,这场悲剧导致多个家庭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往往在瞬间发生,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就可能让生命永远定格。
溺水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对危险的认知不足。许多人自恃游泳技能不错,便忽视了水域潜在的危险,像不熟悉的河流可能存在暗流、漩涡,看似平静的池塘也许水底情况复杂,有淤泥、水草等。而且,很多人在下水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比如不进行热身运动,身体突然遇冷,极易引发抽筋,从而导致溺水。
我们必须时刻牢记防溺水的重要规则。不私自下水游泳,这是最基本的准则;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避免因同伴的错误判断或冲动行为而陷入危险;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成年人的经验和判断力能为我们的.安全增添保障;不到无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安全设施和救护人员是应对突发危险的关键防线;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对水域的了解能让我们提前预判风险。
若不幸遇到有人溺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施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同时迅速拨打110、120急救电话。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如竹竿、绳子等进行救援。
生命只有一次,溺水事故带来的伤痛无法弥补。我们要将防溺水知识牢记心中,从自身做起,提高安全意识,不轻易涉险。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防范溺水事故,让生命之花灿烂绽放,不再因溺水的阴霾而凋零。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3
夏日炎炎,水成为人们消暑的首选,然而,水在带来清凉的同时,也暗藏着致命危机。观看《新课堂――同心防溺水》,犹如为我上了一堂生动且沉重的生命安全教育课。
影片中,有个画面深深刺痛了我。一个孩子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独自跑到废弃的矿坑积水处游泳。这里的水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由于矿坑地形复杂,水下状况不明,孩子刚游一会儿,就被水下的杂物缠住了脚,他惊恐地挣扎,却越陷越深,水面上只留下一串串水泡,最终生命消逝。这一画面时刻提醒着我,危险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常的水域中。
从这些溺水事故中,我总结出诸多导致悲剧发生的因素。一方面,人们的'安全意识极度淡薄,对溺水危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总认为危险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另一方面,防溺水知识的匮乏也是关键原因。很多人不了解不同水域的危险特性,也不清楚下水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在溺水时如何正确自救和救助他人。
为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我们需要多管齐下。学校应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定期开展相关主题班会、讲座,组织观看警示片,让学生深刻认识溺水危害。家庭层面,家长要切实肩负起监护责任,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社会各界也应积极行动,在危险水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加强巡逻管控。
对于我们自身而言,要主动学习防溺水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牢记“六不”原则,从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同时,我们还要发挥宣传作用,向身边的人传播防溺水知识,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防溺水的良好氛围。
溺水事故给家庭带来的是灭顶之灾,给社会带来的是沉痛损失。我们不能让溺水成为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要以实际行动践行防溺水要求,让生命在阳光下安全绽放,让每个家庭都充满欢声笑语,不再被溺水的阴霾笼罩。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4
当观看完《新课堂――同心防溺水》,我的心情异常沉重,溺水事故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恶魔,随时可能吞噬生命。
其中一起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一群年轻人相约去郊外的水库游泳。他们中有的水性较好,在水中嬉笑打闹,有的则是刚学会游泳不久。水性好的人在游到水库中央时,想要挑战更远的距离,却不料遭遇了水库底部的.暗流,瞬间被卷入水下。同伴们发现后,慌乱地纷纷下水营救,可他们大多没有救援经验,不仅没能救起同伴,还使自己陷入危险,最终导致多人溺水身亡。这起事故充分暴露了人们在面对溺水危险时的无知与盲目。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溺水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除了前面提到的安全意识淡薄、对水域情况无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应急处理能力。当溺水情况发生时,很多人由于过度惊慌,无法冷静应对,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
预防溺水,宣传教育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栏、学校广播、网络平台等,广泛传播防溺水知识,让每个人都清楚溺水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同时,加强对水域的管理也不可或缺。相关部门应在危险水域设置坚固的防护设施,如围栏等,阻止人们擅自进入。还要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在危险水域游泳的行为。
如果遇到他人溺水,我们要保持冷静,遵循正确的救援方法。首先,大声呼救吸引更多人帮忙,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在救援过程中,可借助救生圈、长棍等工具,避免直接下水接触溺水者,防止被其紧紧抱住导致自身危险。
生命无价,溺水事故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增强防溺水意识,学习防溺水知识,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让生活充满希望与活力。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5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以真实且震撼的案例,为我敲响了防溺水的警钟,让我对溺水危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视频中,有个孩子跟着父母去河边钓鱼,父母在一旁专注钓鱼,孩子觉得无聊,便独自跑到河边玩水。他看到水面上漂浮着一些小树枝,便伸手去够,结果脚下一滑,掉进了河里。孩子在水中拼命挣扎,呼喊救命,可父母由于距离较远,加上注意力分散,没能及时发现。等父母察觉时,孩子已经沉入水中。这一案例警示我们,溺水事故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哪怕是在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也不能掉以轻心。
溺水事故频发,凸显出大众防溺水意识的严重缺失。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水性好就不会出事,却忽视了水域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此外,家长和学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不到位,也使得一些人对溺水危险认识不足。
为了预防溺水事故,我们要全方位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要将防溺水教育纳入日常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溺水危害和预防方法。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防溺水规则,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孩子的活动,尤其是在节假日等溺水高发时段。
当看到有人溺水时,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要迅速判断自己是否具备救援能力,如果没有,绝不能贸然下水。应立即呼救,寻找周围的成年人帮忙,同时利用现场的物品,如木板、绳索等进行辅助救援。如果自己有能力救援,也要小心谨慎,从背后接近溺水者,避免被其缠住。
生命只有一次,溺水事故带来的'伤痛是无法挽回的。我们要将防溺水知识牢记于心,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同时,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防溺水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危险,共同守护生命安全,让溺水事故不再成为生命的终结者。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6
观看《新课堂――同心防溺水》后,我对溺水的危害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知,内心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
影片中的一个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一个农村的池塘边,几个孩子在放学后相约玩耍。其中一个孩子为了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胆量,不顾其他人的劝阻,直接跳进池塘游泳。可他并不知道,这个池塘曾经被用来挖沙,底部坑洼不平,而且水很深。孩子刚游了一会儿,就感觉身体不对劲,原来是腿部抽筋了。他试图游回岸边,却因抽筋导致动作失控,在水中不断下沉,最终溺水身亡。这一悲剧的发生,仅仅是因为孩子的一时冲动和对危险的无知。
从这些令人痛心的溺水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溺水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对水域的了解。不同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都有各自独特的危险特性。河流可能有湍急的水流、复杂的河床;湖泊可能水深不一,存在水下暗流;池塘可能有淤泥、水草;水库则往往水很深且水温较低。而人们在下水前,很少会去了解这些情况,盲目下水,最终导致悲剧。
预防溺水,我们首先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时刻牢记溺水的`危险,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轻易下水游泳,尤其是在不熟悉的水域。同时,要积极学习防溺水知识,包括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溺水时的自救方法、救助他人的正确方式等。
学校和家庭要承担起安全教育的重任。学校要定期组织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案例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溺水的危害。家庭中,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踪,教育孩子不要到危险水域玩耍,给孩子传授防溺水知识。
溺水事故给受害者家庭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伤痛。我们要珍惜生命,将防溺水知识落实到行动中,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提高防溺水意识,共同为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溺水的悲剧不再重演。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7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溺水危险认知的盲区,让我深刻意识到防溺水工作刻不容缓。
在众多案例中,有这样一起事故让我深感痛心。几个学生在暑假期间,瞒着家长去附近的一条小河游泳。这条小河平时看起来水流平缓,可他们不知道,近期上游刚下过暴雨,河水已经变得湍急,而且河底的泥沙被冲刷后,形成了许多隐蔽的深坑。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时,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游到了深坑区域,瞬间被湍急的水流卷入坑中。其他孩子发现后,惊慌失措,有的试图伸手去拉,却差点被一同拖入水中。最终,这个孩子不幸溺水身亡。这起事故充分说明,溺水危险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常的环境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除了对水域情况不了解外,缺乏必要的自救和互救技能也是导致溺水事故后果严重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在溺水时,因为惊慌失措,无法正确运用自救方法,导致错失生存机会。而在救助他人时,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救助技巧,不仅无法救起溺水者,还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
为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我们需要加强对水域的管理和监督。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危险水域的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在危险水域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同时,要加强巡逻,及时制止在危险水域游泳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学习自救和互救技能。通过参加专业培训、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掌握正确的溺水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放松身体、寻找漂浮物等。在救助他人时,要遵循“先保证自身安全,再实施救援”的原则,利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救援,避免直接接触溺水者。
生命是宝贵的.,溺水事故的发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我们要积极传播防溺水知识,提高身边人的安全意识,让大家共同参与到防溺水工作中来。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有效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守护每一个生命,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8
观看完《新课堂――同心防溺水》,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溺水事故的残酷现实让我对生命的脆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视频中呈现的一个案例令人揪心。在一个旅游景区的河边,有不少游客在嬉戏玩水。一个年轻人看到河水清澈,便按捺不住下水游泳的冲动。他没有考虑到景区河流的特殊性,这里的河水看似平缓,实则水流复杂,而且河底布满了尖锐的石头。年轻人在游泳过程中,不小心被河底的石头划伤了脚,疼痛让他瞬间失去了平衡,开始在水中挣扎。周围的游客虽然发现了他的异常,但由于事发突然,大家一时不知所措。等到有人反应过来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找救援工具时,年轻人已经沉入水中,再也没有了生命迹象。这一案例深刻地告诫我们,在任何水域游泳都不能掉以轻心,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从这些溺水悲剧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溺水事故的发生与人们的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很多人在游泳前不做充分准备,不了解水域情况,仅凭一时冲动就下水。还有一些人在游泳时不遵守规则,独自前往危险水域,或者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游泳。
为了预防溺水事故,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培养。树立正确的游泳观念,将安全放在首位,不盲目追求刺激。在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水域情况、进行热身运动、携带必要的'救生设备等。同时,要严格遵守游泳规则,不私自下水,不独自前往陌生水域。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对学生和孩子的安全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活动,如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溺水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教育孩子远离危险水域,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安全榜样。
溺水事故带来的伤痛是无法抹去的,它不仅摧毁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让无数家庭陷入悲痛之中。我们要将防溺水知识铭记于心,从每一个细节做起,切实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积极向身边的人宣传防溺水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溺水的危险,共同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40-29560.html《新课堂同心防溺水》观后感
相关文章:
成长的快乐作文700字12-31
关于爬山虎的比喻句12-17
漫画老师五年级优秀作文优秀09-23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09-13
会计专业对数学要求高吗02-20
2025年湖南执业医师报名入口:https://www.nmec.org.cn/(已开通)02-08
2025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笔试3月8日和9月13日 面试5月17、18日和12月6、7日01-30
政治的微课教学设计01-23
教研室总结07-31
谜底是眼睛的谜语有哪些10-26
元旦联欢会手抄报12-31
秋分手抄报简单又好看09-20
每日一签早安QQ问候语48条12-10
孩子高考加油的话语08-02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书写(十六篇)09-09
2024年医院客服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医院客服年终工作总结(15篇)08-09
用人单位就业证明10-05
防电信诈骗的国旗下讲话演讲稿11-09
水浒传读后感100字09-20
运动会跳远的广播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