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的阅读答案
现如今,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蓟门的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②。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④请长缨:西汉书生终军向皇帝请求用长缨缚番王来朝。
阅读题目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心惊”二字,表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燕台一去”实际上是“一去燕台”的倒装,“汉将营”用了以汉代唐的写法。
B、中间两联以蓟门为立脚点,写的是蓟门远望之景。入目的万里寒光、三边曙色、沙场烽火、海畔云山,景色非常壮阔雄浑。
C、尾联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效仿班超从军的愿望。这一愿望在“客心惊”的铺垫下自然脱出,有水到渠成之妙。
D、全诗意境辽阔雄壮,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寄寓着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为国立功的壮志。
16、《唐诗分类绳尺》言此诗“善状物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C、用班超的典故意在说自己少年时没有选择投军,并不是班超般的人物。愿望是建功立业,并不一定是从军。
16、
①视听结合。既写了看到的积雪、旌旗、烽火、云山等,又写了听到的笳鼓声。②动静结合。旌旗飘飘、烽火连天是动景,积雪寒光、海畔云山是静景。③俯仰结合。诗人登台远望,既俯视下方的军营、积雪,又仰望天上的明月,远处的云山。(每点2分)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6-4047.html望蓟门的阅读答案
相关文章: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11-23
阅读答案《儿子的鱼》10-11
十一月再见十二月文案10-19
军训口号霸气押韵08-27
小学教材教辅课外读物排查自查报告07-26
国庆节早安问候语10-19
三伏天最吸引顾客的话术07-20
供应室护士个人简洁年终总结01-08
医学生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10-05
大学组织委员竞选稿09-21
语文返岗研修心得体会09-09
小动物400字作文01-19
形容冬天走了的词语01-09
承诺1500字作文12-14
找到自己的燃点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