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羌村三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羌村三首・其三(节选)杜甫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注]公元757年,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触怒唐肃宗离开凤翔,在兵荒马乱中回州羌村探望家小,写下此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写村里的几位长者前来慰问从远方归来的诗人。
B.“倾}浊复清”,几位长者带来的酒有的清,有的浊,而酒味淡薄是有原因的。
C.结尾两句,诗人的悲怆之情高涨,他不禁涕泪纵横,一声长叹,举座皆惊。
D.杜诗有“诗史”之称,此诗以小见大,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
16.诗歌反映了羌村当时怎样的现状?诗人为何觉得有“愧”呢?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C(分析不当,“他不禁涕泪纵横,一声长叹,举座皆惊”错误,应是“诗人长歌当哭,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涕泪纵横”)
16.(1)羌村现状:连年的战争尚未平息,村里只剩下年老的长者,年轻人都上前线打仗去了,田地没人耕种。(2分,意思答对即可)
(2)①“愧”有“感谢、感激”之意。乡亲们携酒前来,庆贺诗人平安回家,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诗人饱含感激之情。②“愧”有“惭愧”之意。面对淳朴的父老乡亲,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诗人深感时局艰难,乡亲生活艰苦,自己却不能为国家和乡亲造福出力,深感惭愧。(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36-3969.html杜甫《羌村・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章:
四年级班主任教学总结03-24
《狼》文言文翻译12-07
赠刘景文古诗08-16
折桂令・客窗清明原文及赏析07-20
养老院应急预案12-07
中秋名家经典美文赏读09-27
教师考核述职报告12-10
2024干部个人理论学习总结5篇精选08-09
在职证明书09-24
自主招生学校推荐信08-15
小学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1-13
令我敬佩的人话题作文04-15
描写动物的好词好句12-07
长隆一日游作文10-26
论述观点类英语作文10-01
河南2025年4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时间及科目:4月19日04-05
中山大学师范专业有哪些01-31
2025年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笔试3月8日和9月13日 面试5月17、18日和12月6、7日01-30
花溪大学城有哪些学校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