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仲尼相鲁原文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仲尼相鲁
【原文】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①曰:“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曰:“君其勿忧。彼鲁君,弱主也;孔子,圣相也。若(君)不如阴②重孔子,设以相齐。孔子强谏③而不听,必骄鲁而有齐,君勿纳也。夫绝于鲁,无主于齐,孔子困矣。”居期年,孔子去鲁之齐,景公不纳,故困于陈、蔡之间。
(选自《晏子春秋61外篇》)
【注释】
①晏子:指晏婴,为春秋时期齐国国相。
②阴:假意。
③强谏:是指竭力规劝。
【译文】
孔子担任鲁国的宰相,景公认为这就是齐国的忧患。对晏子说:“邻国有圣人,就是敌对国家的忧患。现在孔子当了鲁国的宰相可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君主用不用忧愁。拿鲁国的国君,是个昏庸软弱的君主;孔子是德行才能出众的宰相。国君不如暗地里表示钦慕孔子的才能,假说许他做齐国的宰相。孔子竭力劝谏而鲁君不听从,孔子一定会认为鲁君骄傲而来到齐国。国君不要接纳他。这样,他将自然和鲁国断绝关系,又不能被任用齐国。孔子就窘迫。”过了一年,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景公不接纳,所以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间。
文言知识
动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是文言文中动词活用的一种类型。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认为它(他)怎么样”或“把它(他)当作什么”的意思,叫意动用法。如上文“景公患之”中的“患”,就是意动用法。“患之”就是“以之为患”,解释为“认为‘仲尼相鲁’这件事是齐国的忧患”。又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耻”,也是意动用法,“不耻下问”,意为“不以下问为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882.html仲尼相鲁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处置预案06-02
一二年级防溺水手抄报05-08
开学标语简短09-14
茶艺培训之茶艺的基本礼仪08-16
立夏节气朋友圈句子05-08
三月份即将结束的话语04-03
销售个人季度工作计划12-05
新学期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10-18
超市客服离职证明06-30
班组长安全责任承诺书04-15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07-08
大学生军训心得400字03-18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2-10
新居乔迁微信邀请函10-24
告别旧年迈向新年作文12-28
不良现象建议书11-22
游乐园四年级作文11-09
认识自己作文09-28
大学的小偷多吗?大学生的笔记本电脑都是如何保管的?10-11
学校队会情暖冬至活动教案12-10
国学达人挑战赛试题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