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一原文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代古诗词《塞下曲六首・其一》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3524.html塞下曲・其一原文
相关文章:
动物狼的歇后语170个01-07
初中语文文言文部分知识点总结11-02
世界读书日推广标语11-16
近视调查报告优秀10-05
电子元器件及技术开发广告词09-24
考古学专业课范文8篇08-15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欧等地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终裁05-19
情感语录50条07-26
服装设计英文求职信11-29
花店工作证明09-28
小学毕业演讲稿06-16
小学教师教学研讨发言稿12-20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10-11
知足常乐主题议论文07-20
酱园弄・悬案观后感06-23
小学三年级我的国庆节作文10-19
大学生专业排名是班级排名吗02-08
2024年福建执业药师考试合格分数线公布01-12
考外交官有什么学校推荐?09-11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设计07-12
《走向虫子》教案312-28
《梦想的力量》语文教案08-31
写景作文评语精彩5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