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春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春日朝代:宋代|作者: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注释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全文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写作背景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3345.html朱熹春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相关文章:
教师节诗歌《致老师》12-14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06-24
80后女人文案09-07
古人说分手的古风句子01-30
安慰失败人的话12-11
2025年上半年销售工作总结04-15
简短团员个人总结02-13
企业会计实习总结07-20
重阳节晚会策划书10-11
财务工作失误检讨书09-06
因喝酒向老婆的保证书08-23
车间顶岗实习月总结心得体会08-30
防毒心得体会600字08-16
读父亲的病有感08-16
清明见闻一年级作文06-16
假如我是春姑娘小学作文03-14
晴天作文350字11-09
暖心晚安寄语08-03
长沙理工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12-06
2024年山东初级银行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10-26
湛江市培才学校是不是贵族学校啊?和廉江市实验学校相比哪个比较好?08-28
2024年重庆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8月19日-9月27日08-19
九年级下册英语教案02-26
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