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想畅饮个痛快。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故园:故乡。
③强(qiǎng):勉强。
④登高:指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的习俗。
⑤无人送酒:这里化用西晋陶渊明的典故。据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菊花丛中独坐,这时正好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二人醉饮而归。
⑥怜:可怜。
⑦傍:靠近。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一首思乡诗,虽然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是写重阳节,但却有所不同,因为诗人把这种情感放在了当时战乱的背景之中。诗的写作背景是安史之乱期间,乱军占领了唐朝国都长安。诗的题目点出时间是重阳节九月初九,首句以一个“强”字,表达了诗人勉强、不得已的心态,体现了诗人所处境况的凄凉。次句说“无人送酒”,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其实是说战争年代无法好好地过节,其中的惆怅、凄凉难以言表。诗的后两句是对遥远长安故园的怀念,说那里的菊花应该正依傍着战场开放,暗指长安被占领,从而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思乡诗,而是与当时的战争背景紧密结合,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愫。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4-1084.html《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相关文章:
三峡原文与翻译09-20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 孔夫子相关的歇后语07-20
西游记的好句内容摘抄10-11
实用的古风优美句子70条08-30
格局的经典语录07-26
马云名人名言语录07-17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10
财务求职信10-30
委托代管协议书08-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01-12
导游工作心得体会12-10
六年级搞笑作文600字二龙戏珠12-05
小学生欢庆元旦作文400字11-30
开心元旦作文11-21
那一次我很感动800字作文10-05
2024年辽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公告(终审12月26日)12-23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农业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08-03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1-22
特教学校班主任工作总结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