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文言文翻译
上学的时候,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杞人忧天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 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解:
杞国:周朝的诸侯国。
崩坠:崩塌,坠落。
亡(wú):同“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积气:积聚的气体。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果:如果。
只使:即使。
中(zhòng)伤:伤害。
积块:聚积的土块。
四虚:四方。
躇(chú)步 (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
舍(shì)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典故: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地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赏析:
这则寓言故事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文气贯通。
文章主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另外一个人物是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忧天者与忧人者,列子并不以这两种人为然。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的本质在于虚静无为,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
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能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3-90.html杞人忧天文言文翻译
相关文章:
祖国我想对您说诗歌10-11
物业公司宣传的广告语01-09
高一新生新学期学习计划12-23
公司老员工颁奖词12-05
黄豆观察日记四年级09-20
微视频|共建清洁美丽世界06-05
入伏经典语录07-20
保卫处个人总结范文08-16
超市员工辞职信11-30
服装销售检讨书08-15
给地震灾区的慰问信08-15
高一三分钟的演讲稿01-07
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08-31
初中元旦联欢会心得体会08-16
友谊的名言警句12-23
家庭的优美段落摘抄100段10-05
襄阳一日游作文09-21
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综合叙述作文:保护环境07-23
2025年7月湖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7月1日至7月4日07-04
2024年云南考区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考生须知(8月16日至18日考试)08-15
班主任个人年度考核总结11-22
高中学生学习常规及方法介绍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