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窃斧文言文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疑邻窃斧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疑邻窃斧文言文翻译1
疑邻盗
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原文: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 [hú]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行动、颜色、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也。
译文
从前,有个人要去砍柴,却发现自家的斧子丢了。他四处去找,却遍寻不到。
正在这时,他看到邻居家的儿子,路过自家门口,他观察那个小孩,看他走路的样子,就像是偷自己斧子的人,看他的面部表情,也像是偷自己斧子的人,再听他说话的语气,更像是偷自己斧子的人。
不久,家中柴禾没了,他上山捡柴,走到了自己以前砍柴的山谷,不小心绊了一跤,却发现了自己的斧子在那里,这才想起来自己上一次来砍柴,把斧子丢在了这里。
几天之后,再看见邻居的儿子,观其言谈举止,一点也不像偷斧子的'人。而那个邻居的儿子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区别只是他自己的心境不同罢了。
疑邻盗斧说明不能没有依据的怀疑别人,要找到足够的证据,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当人带着成见去看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实。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疑邻窃斧文言文翻译2
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 ,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注释
1、 (fū):通“斧”。
2、颜色:脸上的神色表情。
3、无为而不:没有一样不像。
4、 其谷:掘.谷:山谷,山沟。
5、意:通“臆”,猜测。
6、为(wéi):动作,做法。
7、有所尤:即被偏见所蒙蔽.尤,通“囿(yòu)”,局限。
8、亡:丢失。
9、他日:以后的日子。
10、俄而:不久。
11、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过些日子再看到邻居家的儿子,觉得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头的人了。
译文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脸色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他的言谈话语,更不像是偷斧子的了,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变的不是邻居的儿子,而是自己的心态。变的原因也没有其他,是被偏见所蒙蔽。
拓展:成语信息
【汉语拼音】yí lín qiè fǔ
【近义词】失斧疑邻、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反义词】深信不疑、毫不怀疑、毋庸置疑、确信无疑、无可置疑
【成语出处】
列子.说符:“人有忘斧者,疑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 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 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成语解释】先入为主的观念,就如同戴着墨镜看东西一样,会使自己看到的事物蒙上一层阴影,以致影响我们的判断能力。
【疑邻窃斧造句】我们同事之间应该将心比心,切莫疑邻盗斧。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3-2626.html疑邻窃斧文言文翻译
相关文章:
喜迎亚冬会文案11-04
开学计划的日记09-13
日常管理方法范文8篇08-15
网络营销论文范文10篇08-15
大兴机场与北京地铁实现数据共享07-22
全国已建水利测雨雷达101部 覆盖全国24个省区共110条河流07-17
孝敬老人的名言01-07
社区志愿者感言07-27
名家经典美文07-05
2024年技术员技术工作总结(十二篇)08-14
临时工工伤一次性赔偿协议书01-12
会计专业毕业生求职信09-12
创新实验心得体会05-26
小学交通安全新闻稿01-07
肿瘤科工作心得体会10-21
读温酒斩华雄有感10-11
责任的排比句素材12-23
皇帝的新装续写初一作文12-23
初一优秀作文600字10-28
未来书包作文09-14
2024下半年山东教资面试准考证打印入口(已开通)12-09
秋色阅读答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