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
《郢书燕说》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翻译
有个(楚国首都)郢(城市)人给燕国宰相写信,是在夜晚书写的,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说了便写到信上“举烛”。举烛不是书信的本意。燕国宰相得到书信便阅读,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举荐贤能并任用他们。”燕国宰相告诉国王,国王非常高兴,国家得到很好的治理。治理是得到了治理,但并不是书信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人。(“举”多余的字。)
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郢人误书,燕相误解。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这真是一个穿凿附会的典型例子。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郢书燕说”这句成语,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
指要
本文用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说明当时之学的人在征引、解释前贤遗言时往往穿凿附会的学风。凭主观臆断,把原本没有的意思勉强加上去,牵强附会,曲解原义,以误传误,这种学风与“郢书燕说”是相类似的。
作者简介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3-2266.html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
相关文章:
重阳节优秀日记400字01-13
服装市调报告08-28
校本研修开展情况范文8篇08-15
轨道交通专业前景范文8篇08-15
又一千元续航神机!荣耀X70核心规格曝光:8300mAh巨无霸电池 史上大07-07
简洁的哲理句子11-01
简短的动人的早安微信问候语34条10-19
学生祝福老师的话10-11
夏天早安问候语短信08-10
最新安全活动月工作总结01-03
经理述职报告12-10
大班德育班级工作计划09-24
2024年学生会纪检部本学期工作总结 学生会纪检部学期工作总结800字(6篇)09-09
餐饮股份合同协议书01-07
中学生的检讨书12-09
学生代表军训发言稿08-22
高中军训心得08-20
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08-16
我的英语老师小学作文09-23
病困救助申请书08-17
我送自己一个字作文08-08
书香校园作文1500字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