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
【译文】
吕蒙正宰相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错。刚担任副宰相,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帘内指着吕蒙正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副宰相呀?”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过去了。与吕蒙正同行的人非常愤怒,叫他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们。下朝以后,那些与吕蒙正同行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追究。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那个人的姓名,就终身不能再忘记,因此还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又有什么损失呢?”当时所有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肚量。
【注释】
1、初:刚刚。
2、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3、朝士:中央官员。
4、同列:同事。
5、佯:假装。
6、闻:听见。
7、令:让。
8、诘:询问。
9、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
10、遂:迅速。
11、止:制止。
12、一:一旦。
13、时:当时。
14、皆:都。
15、量:肚量。
创作背景
“蒙正雅量”的故事出自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 水纪闻》。吕蒙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他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终成一代儒宗。在政治上,吕蒙正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子中允、知制诰等职务,并三度为相,是北宋中期重要的官员。其正直、廉洁、博学的品质备受人们敬仰。
该故事讲述了吕蒙正作为一朝宰相,其气量大度、不计人过的品质。当他刚被任命为副宰相并进入朝堂时,有一位官员对他表示轻视,但吕蒙正选择假装没听到。当其他官员建议他追问那个人的姓名时,他拒绝了,并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名字,他将永远记住这次侮辱,反而不如不知道的好。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吕蒙正的雅量和大度。
赏析
人物刻画:
吕蒙正的形象通过短短几句话便跃然纸上。他面对轻视时选择沉默,展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度。
其他官员的提议与吕蒙正的回应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吕蒙正的雅量。
情节设计:
故事情节简洁明了,通过一次朝堂上的小插曲,生动地展现了吕蒙正的性格特点。
情节的发展符合逻辑,从轻视到沉默再到拒绝追查,层层递进,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语言风格:
文言文的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赅。
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情节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故事传达了“雅量”这一主题,即胸怀广大、度量宽宏的品质。
吕蒙正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和赞誉,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
历史意义:
“蒙正雅量”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人们要学会宽容和包容别人的过错。
该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对于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蒙正雅量”的文言文故事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的轻视或冒犯时,应保持宽广的胸怀和度量宽宏的品质,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23-2173.html蒙正雅量文言文翻译
相关文章:
《后汉书・马援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8-02
防中暑应急预案09-20
法治社会论文范文10篇08-15
大二下学期学习计划07-26
苹果强标准版:iPhone 17全新紫色/绿色首曝06-21
从“靠天收”到“靠智管” 智慧田管新模式护航田野好“丰”光05-18
美好的晚安朋友圈问候语59条07-12
七月与安生经典语录07-07
销售经理的年终工作总结(17篇)08-09
最新粮食企业年度工作总结(七篇)08-09
不卑不亢的道歉信05-23
公司感谢信08-16
酒会聚餐活动邀请函08-31
生活部部长竞选稿07-16
误杀3观后感12-31
玉龙雪山游记作文09-28
清明节的作文100字07-23
乌龟说明文07-23
职高幼教可以考什么大学01-16
高考成绩排名是怎么算的09-30
陕西高考日语平均分是多少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