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观众在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展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新华社深圳5月26日电(记者梁希之)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达220多万……为期5天的文博会于26日落下帷幕。
来自文博会组委会的消息显示,本届文博会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65家。主展区“文创中国”展区阵容全面升级,从上届1300余平方米扩大到3000平方米,吸引100余家机构、企业和知名IP携重量级文创产品参展,数十座文化殿堂的镇馆之宝、文创IP齐聚深圳。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朋友圈”不断扩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全球合作机构、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65个参展国家和地区中,超50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波兰、奥地利、罗马尼亚、俄罗斯、巴西、阿根廷、沙特阿拉伯、尼泊尔、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加纳、乌干达等国家纷纷携特色文化精品亮相。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常青顶流”企业和“破圈新秀”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等创新方式,打造沉浸体验、双向对话的全新文化体验,集中展示AI技术如何重塑文化产业的形态与边界,AI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创新亮点和最大看点。来自全国的AI机器人矩阵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从AI弹奏钢琴,到人机棋艺对决,再到机器人挥毫泼墨、数字算法刺绣,“科技+文化”作为文化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在这届文博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本届文博会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和体验项目,激发了文化消费的新活力。展会精心设置多个特色专题展区,全面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游戏电竞、潮玩文化等多元领域,全方位推动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消费潜力充分释放。首次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演艺出海推介舞台,展期五天共组织了10余个舞台艺术类型、50余个精品演艺项目进行现场展演、推介,助力中国演艺精品“走出去”。
5月24日,观众离开文博会展馆。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5月23日,观众在文博会现场选购第十五届全运会特许商品。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5月25日,演员在文博会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669.html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国际化“朋友圈”不断扩展
相关文章:
新发展理念引领毕节“越重山”06-04
简洁的哲理的人生语句96条07-05
520写给爱人的话12-05
感恩同事的话语09-13
秋叶的话作文08-02
美术教师教学工作计划02-12
物业个人工作总结01-14
春季运动会活动的策划书06-02
交通事故的道歉信04-03
建筑公司介绍信11-15
法人授权证明委托书10-11
六一主题国旗下演讲稿05-26
竞选学生会部长竞选稿12-26
乔迁之喜请客的邀请函11-30
格局的演讲稿10-18
西施故里小学生作文400字09-21
未来书包作文09-14
瑶琳仙境小学作文300字08-26
洋娃娃外形的作文07-27
广东公办二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广东二本大学排行榜及分数线)09-15
高中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1-22
三年级新学期学习计划08-23
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区别范文8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