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式开幕。
这是第21个上海书展。以人的年纪看,21岁是风华正茂,但对于一项超大规模的展会来说,21届已足够悠久了。
悠久,是品牌必不可少的条件。
上海书展不仅仅是一个品牌,还是上海乃至全国文化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但只靠悠久,并不一定能成就品牌。上海书展能够成为品牌,有着自己的独特品格。
年年有新意。上海书展每年都在求变求新,在形式和内涵上不断突破,使她在读者的心中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破解了“悠久”可能带来的倦怠。
今年依然如此:首次推出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首次发放上海书展惠民优惠券,新设“旧书新知”全国邀请展,首次在户外开设“阅界夜市”,首开乌镇分会场联动景区,首设长三角品牌实体书店展销区,首次将人工智能与图书内容转化相结合……
创新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也是上海书展的基因,但在一年一届的前提下,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可想而知。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海书展每一个“首次”,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是基于服务意识,都是看到读者和展商的需求。她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更不是为了噱头而创新,这就是上海书展品牌的第二个密码:以需求为导向。
上海书展的办展初心之一是成为读者和图书展商之间桥梁,为读者找好书,让好书有好去处。服务意识、用户思维是凝固在上海书展血液里最实在的涌动。
每一年上海书展都在优化服务,推出各种惠民便民的暖心服务。今年,从线上线下购票、现场咨询、休憩用餐、停车引导到夏日消暑、特殊人群服务等,上海书展都做了提升,人潮流量变“留量”,逛书展越来越成为一种享受。
也有不变的,同样是基于服务意识。比如今年书展的展陈格局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一方面展商熟门熟路,方便搭建,另一方面老读者进场不怕“迷路”。
除了读者和展商之外,上海书展还在积极回应时代的需求。当然,回应时代的需求,拥抱变动的潮流,实际上就是在回应读者和展商的需求。比如文创,基于去年文创产品在书展上大受欢迎,很多展商尝到了甜头,今年纷纷增加这一板块。上海书展也给出了积极回应,在展陈、宣传上都给予了便利。这既是当下文体商旅展融合发展的趋势,是展商的期待,从根本上讲则是消费者的需求。
作为国内的一项文化盛事,上海的一块金字招牌,上海书展有太多独特品格可以总结,有太多有效经验可以提炼,简化又简化,大概就是出新与守诚。
出新,使得上海书展永远保持着活力,保持新鲜感和可玩性,与时代同行,让一代又一代年轻读者走近书展。而守诚则保证了书展的底色,始终不偏离初心,始终把好书、读者、服务、平台这些基本面做好。
很多事知易行难,上海书展的意识和做法,根植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品格和文化,非一朝一夕可以习得。
相比于国际上知名书展多局限于图书交易,上海书展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图书交易平台,她还是一场以书为名的节日,所有爱书人的节日。
上海书展,根在阅读,但不止于阅读。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4959.html上海书展风华正茂,出新守诚铸就文化品牌_文化课_澎湃新闻-The Paper
相关文章:
对标iPhone 17!小米16屏幕曝光08-25
iPhone 17 Pro系列重回铝合金中框:全系仅iPhone 17 Air保留钛合金07-16
vivo刚出的这台折叠屏 我愿称它为“苹果佳搭子”06-26
不听人类指挥 OpenAI模型拒绝关闭05-27
晚安微信问候语08-07
激励人前进的话语12-05
从零开始的励志语句08-02
个人食堂总结报告01-14
快递公司商业计划书12-16
意外骨折赔偿协议书11-30
网络培训研修心得最新12-23
高中军训广播稿内容12-14
小学校长竞聘演讲稿12-07
教师安全培训心得体会11-28
观《雄狮少年2》有感12-24
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作文12-23
各种建议书09-29
战争中的孩子作文07-23
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教案06-23
夏天的诗歌现代诗07-27
岳飞的《满江红》原文与赏析07-20
幼儿园母亲节文案09-14
霸气军训口号八字押韵08-27
护理伦理学论文范文10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