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她用的,就是由湖南一所职业院校学生搭建的“家庭药师智能体”。
这个智能体将家庭药师工作任务、用户习惯、教学知识整合进智能程序,“能问答、更懂你”,实现了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高度重合。让学生既能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磨炼技能,又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做好服务。
智能体为何如此“能干”?原因在于它是连接大语言模型与外界复杂环境的桥梁——利用大模型的算力基础,精准理解不同用户需求,主动规划目标、制定决策、执行任务。如果说大模型是发电站,智能体就像家用电器,电力的作用只有通过各式各样的电器才能充分体现。同理,几乎所有领域都需要适配的大量智能体。
而这个智能体还能将产业和教育联系起来,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职业教育横跨产教两界,产与教两个实体分处不同行业、不同场所,主体多样、关系复杂。这种特性容易导致人才供求信息不畅、教学实施与岗位要求脱节等问题。在职教领域搭建若干智能体,能够把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学校师生与企业师傅、工作任务与用户需求集于一处。可以预见,随着产教融合类、实训类、伴学类等职业教育智能体大量涌现,它们将打破传统的产教物理空间限制,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水平。
利用智能体,职业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关系得以重塑。大模型变为师生“分身”,以智能代理的方式时刻与师生协同教学。一方面,教师由技术传授者转变为方法引导者,实现课内课外随时“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从技术接受者变为技术选择者,得以更大限度地实现参与式学习、个性化成长。可以想象,某个周日清晨的公园里,一名学生对着手机比画手势——他正与学校教师、企业师傅、世界各地的本专业同学共同学习。智能体引导他进入虚拟工位,针对自身技能短板进行主动训练。在这样的教育形态中,学习主体也从固定时空的个体,扩展为泛在时空的共同体。如同孙悟空拔下毫毛,捻诀念咒,便能召唤出无数个数字分身即时出现在任意空间,从而实现随时随地的场景化教学。
依托智能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升级。以家庭药师智能体为例,传统的“药师—用户”关系转变为虚实结合的人机关系,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药理药性知识及人工智能技术。投喂语料库、创建工作流、设计提示词等操作既依赖扎实的药理知识,又须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日常语言与行为习惯。学生既要有专精技术,又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家庭用药需求。在应用与运维方面,识别规避“AI幻觉”、指导用户应用、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等任务,同样要求学生兼具人机协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借助智能体,职业教育技术服务实现了集约化、即时化、共享化。长期以来,企业的技术难题难以被学校教师充分了解,学校教师的技术知识也难以高效引入企业,导致企业面临“待解决问题的技术投入不足,已解决问题的重复投入过多”困境。通过链接校企两端的智能体,分散的技术知识可集中于一个智能程序。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协同合作,各类人才与智能体人机协同,多主体与复杂的企业生产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极大提升了技术服务的水平与效率。例如,某高职院校搭建的“钢轨探伤AI智能体”,已提供裂纹修复工艺优化等200多项技术解决方案,支持全国铁路企业智能检索应用,累计服务钢轨探伤等工种的工人达5万余人。
诚然,职教智能体展示了AI赋能职业教育的新图景,但也存在潜在风险。譬如,职业院校分散投入、多头建设容易引起同质化,师生无序使用会导致技术伦理危机,过度依赖会诱发“失智”等。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职教智能体统筹规划,布局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职教智能体矩阵;尽快研制职教智能体使用规范,明确应用场景、边界以及违规使用的惩罚措施;广泛开展职教智能体建设与应用的课程教学、教师培训,提升师生驾驭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
(作者:毕树沙,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她用的,就是由湖南一所职业院校学生搭建的“家庭药师智能体”。
这个智能体将家庭药师工作任务、用户习惯、教学知识整合进智能程序,“能问答、更懂你”,实现了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高度重合。让学生既能在技术服务过程中磨炼技能,又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做好服务。
智能体为何如此“能干”?原因在于它是连接大语言模型与外界复杂环境的桥梁——利用大模型的算力基础,精准理解不同用户需求,主动规划目标、制定决策、执行任务。如果说大模型是发电站,智能体就像家用电器,电力的作用只有通过各式各样的电器才能充分体现。同理,几乎所有领域都需要适配的大量智能体。
而这个智能体还能将产业和教育联系起来,能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职业教育横跨产教两界,产与教两个实体分处不同行业、不同场所,主体多样、关系复杂。这种特性容易导致人才供求信息不畅、教学实施与岗位要求脱节等问题。在职教领域搭建若干智能体,能够把教学场景与工作场景、学校师生与企业师傅、工作任务与用户需求集于一处。可以预见,随着产教融合类、实训类、伴学类等职业教育智能体大量涌现,它们将打破传统的产教物理空间限制,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水平。
利用智能体,职业教育场域中的主体关系得以重塑。大模型变为师生“分身”,以智能代理的方式时刻与师生协同教学。一方面,教师由技术传授者转变为方法引导者,实现课内课外随时“现场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从技术接受者变为技术选择者,得以更大限度地实现参与式学习、个性化成长。可以想象,某个周日清晨的公园里,一名学生对着手机比画手势——他正与学校教师、企业师傅、世界各地的本专业同学共同学习。智能体引导他进入虚拟工位,针对自身技能短板进行主动训练。在这样的教育形态中,学习主体也从固定时空的个体,扩展为泛在时空的共同体。如同孙悟空拔下毫毛,捻诀念咒,便能召唤出无数个数字分身即时出现在任意空间,从而实现随时随地的场景化教学。
依托智能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升级。以家庭药师智能体为例,传统的“药师—用户”关系转变为虚实结合的人机关系,要求学生同时掌握药理药性知识及人工智能技术。投喂语料库、创建工作流、设计提示词等操作既依赖扎实的药理知识,又须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日常语言与行为习惯。学生既要有专精技术,又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家庭用药需求。在应用与运维方面,识别规避“AI幻觉”、指导用户应用、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等任务,同样要求学生兼具人机协作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借助智能体,职业教育技术服务实现了集约化、即时化、共享化。长期以来,企业的技术难题难以被学校教师充分了解,学校教师的技术知识也难以高效引入企业,导致企业面临“待解决问题的技术投入不足,已解决问题的重复投入过多”困境。通过链接校企两端的智能体,分散的技术知识可集中于一个智能程序。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协同合作,各类人才与智能体人机协同,多主体与复杂的企业生产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极大提升了技术服务的水平与效率。例如,某高职院校搭建的“钢轨探伤AI智能体”,已提供裂纹修复工艺优化等200多项技术解决方案,支持全国铁路企业智能检索应用,累计服务钢轨探伤等工种的工人达5万余人。
诚然,职教智能体展示了AI赋能职业教育的新图景,但也存在潜在风险。譬如,职业院校分散投入、多头建设容易引起同质化,师生无序使用会导致技术伦理危机,过度依赖会诱发“失智”等。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加强职教智能体统筹规划,布局建设立体化、多层次的职教智能体矩阵;尽快研制职教智能体使用规范,明确应用场景、边界以及违规使用的惩罚措施;广泛开展职教智能体建设与应用的课程教学、教师培训,提升师生驾驭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
(作者:毕树沙,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4168.html智能体,让产与教“零距离”对接
相关文章:
潮涌文澜丨之江潮涌 文脉绵长07-29
【好评中国】当新电商遇见“新价值”:勾勒转型发展新图景07-27
不听人类指挥 OpenAI模型拒绝关闭05-27
非主流个性感言句子10-19
接待工作计划01-08
2024年大学社团部门工作总结 学生社团部门工作总结1000字(十篇)09-06
大学生超市创业计划书08-16
单位工资证明 单位工资证明07-16
安全行车文明驾驶心得体会12-05
观看卡特教练观后感500字10-17
谈谈读后感的写作08-15
教师研修班心得体会07-17
成长不烦恼初中作文02-19
课余活动的作文08-13
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800字08-10
心怀感恩的作文3000字07-23
2025年3月山东计算机二级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2025年1月8日-14日)01-02
2024南京工程学院在湖南怎么招生的11-17
吉林2024年10月证券从业资格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10月22日15时10-20
幼儿园美术我眼中的秋天教案06-30
母亲节手抄报简单漂亮05-15
除夕手抄报01-21
求职时自我介绍简短01-21
服务口号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