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该所李金华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月壤中各种磁性矿物,以及它们独特的磁性是怎样产生和保留下来的,揭开了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土壤磁性强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月球上的磁性矿物就像记录月球演化的“日记本”,保存了月球磁场演化、陨石撞击、太空风化等地质事件的痕迹。不过,月球环境非常特殊,没有空气、极其干燥、还原性强。“这使得在地球上常见的磁铁矿等磁性矿物,在月球上几乎找不到。”论文共同作者、南京大学龚政博士说。
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大、最古老的撞击遗迹。这个区域本身磁场信号非常微弱。然而,嫦娥六号从该盆地带回来的月壤却表现出极强的磁性,它的磁化程度远超之前所有从月球正面采集的样品,其饱和磁化强度更是创下了所有返回月球样品的最高纪录。李金华说:“这一月壳磁场弱、月壤磁性强的矛盾现象,成了科学家们要揭开的关键谜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动用多种尖端显微分析手段,发现嫦娥六号月壤中有两类来源各异的载磁颗粒,并且至少还存在3种“二次改造”后形成的金属铁颗粒。载磁颗粒的来源及理化性质,决定了它们在月壤中留下不同的磁记录及稳定性。根据嫦娥六号着陆区月壳磁场弱,却含大量磁性较强的载磁矿物,研究人员进一步推测,南极-艾特肯盆地北缘磁场强,可能是因为那里堆积了更厚的、含高磁化率外源金属的溅射物。
“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磁性之谜,也为将来研究小行星、火星等其他天体样品中的磁性矿物及磁场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说,这对我们理解月球磁场历史以及月球表面改造过程非常重要。(记者 陆成宽)
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该所李金华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月壤中各种磁性矿物,以及它们独特的磁性是怎样产生和保留下来的,揭开了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土壤磁性强之谜。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月球上的磁性矿物就像记录月球演化的“日记本”,保存了月球磁场演化、陨石撞击、太空风化等地质事件的痕迹。不过,月球环境非常特殊,没有空气、极其干燥、还原性强。“这使得在地球上常见的磁铁矿等磁性矿物,在月球上几乎找不到。”论文共同作者、南京大学龚政博士说。
位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大、最古老的撞击遗迹。这个区域本身磁场信号非常微弱。然而,嫦娥六号从该盆地带回来的月壤却表现出极强的磁性,它的磁化程度远超之前所有从月球正面采集的样品,其饱和磁化强度更是创下了所有返回月球样品的最高纪录。李金华说:“这一月壳磁场弱、月壤磁性强的矛盾现象,成了科学家们要揭开的关键谜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动用多种尖端显微分析手段,发现嫦娥六号月壤中有两类来源各异的载磁颗粒,并且至少还存在3种“二次改造”后形成的金属铁颗粒。载磁颗粒的来源及理化性质,决定了它们在月壤中留下不同的磁记录及稳定性。根据嫦娥六号着陆区月壳磁场弱,却含大量磁性较强的载磁矿物,研究人员进一步推测,南极-艾特肯盆地北缘磁场强,可能是因为那里堆积了更厚的、含高磁化率外源金属的溅射物。
“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解释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磁性之谜,也为将来研究小行星、火星等其他天体样品中的磁性矿物及磁场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潘永信院士说,这对我们理解月球磁场历史以及月球表面改造过程非常重要。(记者 陆成宽)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3729.html月球背面月壳磁场弱土壤磁性强之谜揭开
相关文章:
郑州暴雨里的守护者:交警泡在浑水里执勤 不恢复正常不撤岗08-08
国家防总对5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07-04
规格高 涉及面广 群众参与多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有这些特点06-25
简单的优美古风句子09-06
实用的伤感爱情句子88条08-16
十一国庆节活动总结范文09-27
敬老院的策划书12-23
部门经理辞职信08-17
淘宝卖家手写感谢信08-17
2025高中生军训心得体会08-18
清华大学创新培训心得07-10
春节趣事的初中作文600字03-10
换位思考的议论文01-24
北湖游记作文01-20
在千岛湖学游泳作文01-07
从长沙星沙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到长沙高铁站怎么坐车?(详细的公交车线路)09-16
求职应聘的自我介绍09-13
外贸面试自我介绍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