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
主讲人
王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核心观点
“蒋廷黻之问”是指中国近代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大纲》(1938年)中提出的历史反思:“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决定国家的兴亡,而近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人能否以科学代替想象,以制度代替人情,以公益代替私利。”
·近代化探索的必然性与失败教训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均未成功,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和全局战略。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科学的战略规划以及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国民党政权因脱离民众、腐败无能而失败,中国共产党凭借强大的组织力和人民支持,成为推动现代化的核心力量。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能够整合国家资源、凝聚社会共识,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体现大国担当。现代化不能依赖外部模式,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建立自主可控的经济体系。
· 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
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立足国情,走渐进式发展道路,发挥人口红利和市场优势。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必须结合本国实际,灵活调整发展策略。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高素质劳动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科技和创新是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代化不仅是国家富强之路,也应贡献于全球发展,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出品
策划:何忠国
监制:李莹
导演:李军辉
分集导演:吴雨娟
审核:毛强 范伟
校对:朱云利 赵君欣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498.html理响中国・党校微讲堂(第二季)第二讲: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
相关文章:
无人机编队支援抢险救灾08-08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西藏青年:我愿深潜在这巨大的文化“宝库”中08-01
实用的抖音爱情语录48条12-31
清晨的句子发朋友圈12-28
旅行的美文11-02
生产合作社模式下烟草农业论文08-15
化验室员工安全生产承诺书12-20
消防知识演讲稿11-16
教师节活动通知怎么写09-13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300字08-12
英语高中作文02-12
圆明园的优秀观后感12-17
细说南柯一梦成语故事12-07
中北大学自动化有哪些专业02-16
丰碑阅读理解及答案优秀10-18
龙的成语词语08-10
案场客服实习工作日记01-13
遵守礼仪的重要性11-09
安全生产宣传标语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