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
主讲人
王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核心观点
“蒋廷黻之问”是指中国近代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在其代表作《中国近代史大纲》(1938年)中提出的历史反思:“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决定国家的兴亡,而近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人能否以科学代替想象,以制度代替人情,以公益代替私利。”
·近代化探索的必然性与失败教训
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均未成功,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和全局战略。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科学的战略规划以及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国民党政权因脱离民众、腐败无能而失败,中国共产党凭借强大的组织力和人民支持,成为推动现代化的核心力量。现代化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能够整合国家资源、凝聚社会共识,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体现大国担当。现代化不能依赖外部模式,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建立自主可控的经济体系。
· 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
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立足国情,走渐进式发展道路,发挥人口红利和市场优势。现代化没有固定模式,必须结合本国实际,灵活调整发展策略。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高素质劳动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科技和创新是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提供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代化不仅是国家富强之路,也应贡献于全球发展,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出品
策划:何忠国
监制:李莹
导演:李军辉
分集导演:吴雨娟
审核:毛强 范伟
校对:朱云利 赵君欣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498.html理响中国・党校微讲堂(第二季)第二讲: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历程
相关文章:
有品位的语录05-15
伤感个性句子49条03-26
寒露节气的话语11-09
高考倒计时唯美文案09-13
最新酒店餐饮营销方案03-31
医院财务年度总结02-20
人事经理入职工作计划01-30
少先队活动课计划12-05
志愿者元旦晚会策划书05-23
侵权案件赔偿和解协议书04-15
给朋友的感谢信09-13
我和公司的故事演讲稿02-26
公益活动通07-17
农业类的谚语11-19
给贫困失学儿童的一封信11-09
童年的梦想的作文300字07-23
山水游记散文07-23
美国加州大学十大分校有什么特点09-12
白银有哪些职业学校08-29
新学年设计教学实施计划02-19
汽车设计论文范文10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