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既关系夏粮丰收归仓,又决定秋粮生产基础,气象部门提早部署,通过加密观测频次、强化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以更实、更细的气象服务和科技支撑,保障“三夏”生产。
农时不等人,17日夜间,在河北省望都县邱庄村,无人机光束照亮了整块麦田,农民正在连夜抢收小麦。6月天气多变,气象部门增加雨情信息发布频次,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农户手中。
为确保“三夏”生产顺利进行,河北沧州南皮县充分发挥气象科技“前沿哨点”的作用,全县9个气象监测站、1台气象雷达车24小时待命,对温度、湿度、雨情、光照等涉农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河北沧州南皮县气象局副局长 韩达:我们能提前一周提供降雨预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气象大喇叭发布抢收预警,为农民、种植大户适时开展夏收夏种作业提供准确的气象依据。
“三夏”期间,也是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的关键时期,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利用天气雷达空中生物识别技术,可监测典型迁飞性昆虫的“足迹”。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高级工程师 吴东丽:水稻里的稻飞虱是属于迁飞的害虫,原来只能通过天气形势来判断,有了天气雷达的实况监测,我们相当于有了实际的观测数据,不仅知道它起源于哪里,而且还可以根据天气形势来预测它可能迁飞到哪一个目的地,提前采取消杀的措施。
通过多部门协同、科技支撑和精准服务,2025年夏收气象保障工作有效降低了灾害影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宋迎波:国家气象中心成立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班,联合农业农村部、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强化夏收气象灾害联防联控。实现国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一体化。
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助三夏生产
三夏时节,先进完备的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已成为山东农业生产气象保障工作的核心支撑力量。山东利用全省气象遥感一体化业务平台,及时为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在山东省气候中心记者看到,依托米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气象部门能够精确勾勒出粮食作物的种植边界,相关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种植结构调整规划等多个领域。
在作物生长全周期监测方面,冬前、返青期等苗情监测通过捕捉作物苗期差异,为苗情转化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助力农户及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
山东省气候中心副主任 李峰:在夏种关键时期,农田墒情遥感监测能够动态追踪土壤水分含量及分布状况,为夏种播种深度、灌溉时机与用水量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2286.html雷达盯害虫、卫星测墒情……智慧气象护航 “三夏”生产
相关文章:
人生哲理句子99条08-07
中秋节祝词67条08-17
最新学校工作总结 博客十五篇(实用)01-07
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工作总结08-15
最新公司管理人员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五篇)08-09
授权委托书电子版07-27
名人有感作文01-19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心得01-12
大学工地实践心得体会11-28
中标通知书07-17
妈妈我想对你说小学生作文03-26
记人叙事作文02-06
初三遥远的眼神作文600字01-13
林宥嘉傻子的歌词01-12
关于大学辅修专业有用吗12-16
中国人事考试网:2024年江苏经济师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12-16
2024年中小学安全教育总结07-29
二十四节气大雪手抄报12-10
物业小区突发停水应急预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