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修旧如旧。近年来,不少城市在完善城市功能、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领域持续更新,让工业遗存蝶化重生,民生功能不断完善,历史文化不断传承,安全韧性不断提升。
今年端午假期,位于江苏常州南城脚牡丹里文创园的这家餐饮店十分忙碌,一年多前,90后创业青年张松开了这家创意烧烤店,平时节假日都要排队。
创业青年 张松:店铺有46张餐台,最多同一时间可以容纳220人左右同时就餐。
牡丹里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中心区域,占地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这里汇集了很多像张松这样慕名前来创业的年轻人,他们经营的咖啡店、民谣酒馆一站式满足吃喝玩学购等消费需求,目前园区的招商率超过98%。
常州市民 戴舒娜:现在它保留了老厂房的元素,同时还加入了现代元素,吃喝玩乐特别好玩的地方。
曾经机器轰鸣的老厂区,如今飘起了烧烤和咖啡香,现代生活与传统工业的和谐共生,源自当地探索的“工业遗存+文创商业”新路线,通过建筑活化、功能重构、业态创新“三步走模式”,开启全面的修缮与翻新,让寸土变寸金,年接待游客百余万人次。
常州市天宁区天宁街道办事处主任 钱滨:既要符合现行规范又要兼顾工业建筑特色,我们通过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等方式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改造后不仅消除了原有建筑安全隐患,更全面满足现代商业使用需求。
更新改造的同时,园区也注重工业遗产保护,保留工业遗存建筑5栋,经历修缮再利用后,已成为展示近代常州纺织工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目前,园区已经孵化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3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间接带动周边就业千余人。
曾经荒芜的闲置空地,如今热闹非凡。目前,在常州有三十多处工业老厂房被盘活利用。从“生产车间”更新成为“生活空间”,有效活化工业遗产同时,也实现文创IP出圈。
原标题:《工业遗存“变身”城市生活空间 常州老厂聚集区变身网红打卡地》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施薇
本文作者: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1437.html工业遗存“变身”城市生活空间 常州老厂聚集区变身网红打卡地
相关文章:
深耕基础研究,以“面向未来的耐心”07-10
感谢朋友的话语要幽默09-27
经典暖心早安感言09-21
初三英语教学工作计划02-19
员工个人转正述职报告01-13
园林施工员工作总结08-23
医院护士年终工作总结报告(13篇)08-09
员工工作犯错自我反省检讨书01-07
施工承包安全协议12-14
大学生逃课检讨书优质08-23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体会10-19
节前综治检查新闻稿07-16
给姥姥的一封信12-05
周庄作文400字11-09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初一作文07-23
高一英语作文07-23
2025上半年重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入口:http://ntce.neea.edu.cn04-18
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01-19
面试自我介绍08-10
儿童折纸船图解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