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西象州6月5日电 题:广西象州古琶茶:老技艺吸引年轻人 促农文旅融合助致富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初夏时节,在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妙皇乡桥头村的古琶茶制作技艺研学基地,冯康玲专注于制茶的各个步骤。返乡创业十几年来,冯康玲一直致力于古琶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
象州早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就被记载为岭南主产茶区。象州古琶茶因古琶村而得名,2020年,古琶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妙皇乡乡长韦佩丽介绍,妙皇乡借助古琶茶这一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吸引了冯康玲、熊福忠等一批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
今年38岁的冯康玲自幼跟爷爷学习古琶茶制作。2006年从广西柳州市一所职业学校毕业后,她没有选择茶艺师的工作,而是返乡扎根古琶茶种植制作领域;2023年,她被认定为古琶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每锅茶叶要在190摄氏度的铁锅里翻炒4分钟,早一秒不够火候,晚一秒就会焦。”她边说边将手掌探入锅中示范,掌心的老茧与烫痕清晰可见。
冯康玲坚持古法制茶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制作技艺。比如,创新推出中式调饮茶,其中,用红茶加甘蔗汁调制的产品“蔗里茶气”深受青年消费者青睐。“得先让年轻人觉得酷,他们才愿了解背后的文化。”冯康玲表示,现在古琶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年龄老化,她正在努力培养年轻人。
妙皇乡思高村村民潘美霞即是冯康玲培养出来的古琶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美霞说:“我家有1.5亩茶园,以前卖生茶一年收入4000多元(人民币,下同)。学习了古琶茶传统制作技艺后,自己制茶,每年卖茶收入达10000元以上。”
通过企业与农户合作的方式,冯康玲在思高村承包了200多亩茶园,在此基础上开办制茶厂,还以古琶茶传统制作技艺为亮点开设研学基地,目前每年接待逾千名研学青少年。冯康玲还义务向茶企、茶农开展种茶、制茶技术培训,至今已累计培训369个班次、29189人次。
熊福忠原来在广西南宁市从事食品加工业,后返回家乡创业。凭着自己的食品加工从业经验,他把象州古琶茶与大米、面粉等原料结合,对鲜茶叶进行深加工,研制出象州古琶茶的创意产品茶蓉饼,拓宽了古琶茶产业链。
资料图为航拍思高村茶园。(妙皇乡政府供图)
韦佩丽表示,思高村委(下辖古琶村等六个自然屯)大力发展古琶茶特色产业,现建有制茶企业两家、制茶手工作坊5家,带动茶农种植茶叶约1000亩,占全乡种茶面积一半以上。茶产业成为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思高村委还依托特色农文旅资源打造“思高屯里·山涧营地”旅游精品路线,开展三月三茶旅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年均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带动民众增收300多万元。今年5月,思高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完)
【编辑:曹子健】
本文链接:http://www.vanbs.com/v-146-1287.html(走进中国乡村)广西象州古琶茶:老技艺吸引年轻人 促农文旅融合助致富
相关文章:
暴雨橙色+高温橙色+强对流蓝色 中央气象台三预警齐发08-04
实用的生活哲理句子12-07
给客户的早安问候语11-03
我想去远方美文10-19
2025年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5篇(优秀)01-07
手机销售的工作计划12-05
公司授权委托书格式03-26
离婚协议书最新12-07
护士毕业生求职信08-09
读后感英文07-12
读书笔记红楼梦阅读感想01-07
教师培训师德修养心得体会09-09
音乐新课标学习心得08-16
有趣的一堂课作文500字01-21
节能有我共享绿色的征文01-13
描写蝴蝶兰的作文01-12
豆子作文300字12-1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费贵吗 大概招生多少人08-16
淄博职业学院位于淄博市哪里08-13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2-20
四川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07-19
七嘴八舌的反义词07-20
新闻面试自我介绍01-30
初中庆国庆黑板报内容资料10-05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死亡评审总结09-06